李世民与魏征、房玄龄等重臣在御书房内商议如何处理五姓七望的问题。
五姓七望自从暗中支持颉利可汗后,己经纷纷撤回了各自的根据地,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南一带,与朝廷形成了明显的对立态势。
此外,山东世家和江南世家也在暗中观望,局势十分复杂。
李绩站在一旁,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谏言道:“陛下,不如等李靖将军从玉门关外凯旋归来,再配合朝廷的精锐之师,一举将五姓七望彻底铲除,以绝后患。”
他的语气坚定,显然认为这是最首接有效的办法。
然而,魏征却立即站了出来,神色凝重地说道:“此事万万不可!陛下,若大开杀戒,不仅会引发天下动荡,更会让朝廷陷入无人可用的困境。
五姓七望虽然与朝廷对立,但他们在地方上根深蒂固,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人才。若将他们全部铲除,地方上的治理将陷入混乱,朝廷也将失去许多有才之士的支持。”
房玄龄也点头附和道:“魏大人所言极是。
五姓七望虽然有过错,但他们的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若贸然行动,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甚至动摇国本。”
李世民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十分矛盾。他深知五姓七望的势力庞大,若不加以遏制,必将对朝廷构成威胁。
然而,魏征和房玄龄的话也不无道理,贸然行动可能会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他长叹一声,心中充满了无奈与痛苦。
最终,李世民挥了挥手,示意众人暂且散去,沉声说道:“此事暂且搁置,等秦轩醒来之后,再作商议吧。”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显然这个决定让他感到无比沉重。
众人见状,纷纷行礼告退,御书房内只剩下李世民一人。他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
五姓七望的问题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但他也知道,作为一国之君,必须谨慎行事,不能因一时的冲动而酿成大祸。
五姓七望的各位家主齐聚在清河崔氏家主崔明干的书房中,气氛凝重而压抑。
自从得知颉利可汗大败的消息后,众人的心情便如同压了一块巨石,既震惊又不安。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在每个人紧锁的眉头和凝重的面容上。
李德裕率先打破了沉默,语气中带着几分强装的镇定:“诸位不必过于惊慌,李世民虽然手段强硬,但他未必敢对我们怎么样。我们五姓七望在地方上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他若贸然动手,朝廷也会陷入混乱。”
另一名家主点了点头,接过话头说道:“确实如此。况且,除了我们五姓七望,还有山东世家和江南世家在观望。李世民若是轻举妄动,不仅会得罪我们,还会引起其他世家的警惕。到时候,朝廷内外交困,对他也没有好处。”
然而,郑泰却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话虽如此,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秦轩手下的天兵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只听命于秦轩,根本不在乎什么大唐官员。若是李世民真的下定决心,借助天兵之力对付我们,恐怕我们难以抵挡。”
众人闻言,纷纷沉默了下来。书房内的气氛更加沉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崔明干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目光深沉。他缓缓抬起头。
环视了一圈众人,最终叹了一口气,沉声说道:“依我看,不如我们主动向朝廷议和吧。”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随即有人忍不住反驳道:“议和?这怎么能行!我们五姓七望何等身份,怎能向李世民低头?”
崔明干摆了摆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继续说道:“诸位,眼下形势对我们不利。颉利可汗己败,我们失去了外援,而李世民又有天兵相助,硬碰硬并非明智之举。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暂且退一步,以图后计。”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凑一些黄金,献给李世民,以示诚意。
毕竟,他现在最缺的就是钱。我们损失的这点黄金,对我们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对李世民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这样一来,既能暂时稳住他,又能为我们争取时间,暗中积蓄力量。至于报仇的事,等日后时机成熟再说。”
众人听了崔明干的话,虽然心中仍有不甘,但也知道这是目前最为稳妥的办法。最终,大家纷纷点头同意,决定按照崔明干的提议行事。
书房内的气氛稍稍缓和了一些,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清楚,这场博弈远未结束,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未知的挑战。
(http://www.aixiasw.com/book/cejd0g-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