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关在冷宫的日子,像是没有尽头。
但甄嬛没有让我等太久。
第五日夜里,守卫突然换了人。新来的太监沉默寡言,递进来的饭菜也比以往丰盛了些。我知道,这是甄嬛动用了什么关系,至少让我暂时保住了性命。
第六日清晨,天还未亮,崔槿汐来了。
她带来了一套干净的衣物和一包干粮,低声说:“娘娘要走了。”
我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皇上己下旨,将甄嬛贬往甘露寺修行,流放为尼。
“我不走。”我立刻说。
崔槿汐按住我的手,声音坚定:“你必须去。”
我摇头:“她在甘露寺,会更危险。”
“所以你要陪着她。”她看着我,眼中带着哀求,“只有你能护住她。”
我咬紧牙关,最终还是点头了。
出宫那天,甄嬛一身素衣,神情平静,却掩不住眼底的疲惫与失落。她站在马车旁,回头看了我一眼,轻声道:“流朱,辛苦你了。”
我没有说话,只是默默上了车。
马车缓缓驶出宫门,我望着那扇高高的红门一点点关闭,心里仿佛也被封了起来。
我们一路向南,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抵达甘露寺。
寺庙建在半山腰,西周寂静无声,风吹过时,连树叶的声音都显得格外刺耳。
寺门打开时,一位年长的老尼姑走出来,冷冷打量我们一眼,道:“既己剃度,便无昔日荣华。从今日起,你们便是这寺中之人,一切听从安排。”
甄嬛低头行礼,我亦随之跪下。
可她刚起身,身子便晃了晃,脸色苍白得吓人。
我赶紧扶住她,老尼姑却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转身离去。
我们被安排在一间破旧的小屋中,屋内只有一张床、一张桌、两把椅子,墙角还漏风,夜里寒气逼人。
甄嬛坐下后便再未言语,只是盯着窗外发呆。
我替她脱下外袍,倒了热水让她喝下,又翻出随身带的几颗红枣泡茶给她润色。
她喝了两口,忽然开口:“你说,我会不会再也回不去了?”
我坐在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主子,这只是暂时的。”
她苦笑:“可我连自己能不能活到那一天都不知道。”
我没有回答,只是紧紧握着她的手。
日子一天天过去,甄嬛的身体愈发虚弱。甘露寺的食物粗劣,几乎没有荤腥,她本就因小产而气血不足,如今更是面色蜡黄,时常头晕。
我开始每天早上出门采野菜,有时还会去山上找些能吃的草药。虽然味道苦涩,但我尽量煮得软一些,好让她多吃一点。
可她吃不下。
有次我端着一碗热粥进去,她正靠在床上闭目养神,听到动静睁开眼,看着我笑了笑:“你还记得我们在府里时,每日早晨喝的杏仁茶吗?”
我点点头:“我记得。”
她叹了一口气:“那时候,我总嫌它太甜。”
我没说话,只是放下碗,替她掖好被角。
夜晚是最难熬的时候。
甄嬛常常惊醒,梦里说着梦话,喊着孩子的名字。有一次她半夜坐起来,眼里全是泪,问我:“流朱,我是不是很失败?”
我蹲下来,抬头看着她:“不是。”
她摇头:“我失去了孩子,失去了宠爱,现在连自由都没有了。”
我握住她的手,声音坚定:“可你还有我在。”
她看着我,眼泪终于落下。
第二天,寺里的老尼姑让我们去打扫佛堂。甄嬛身体弱,我便主动替她去做那些粗重活计。可老尼姑不肯,非要她亲自动手。
我挡在她面前,说:“她病了,我去。”
老尼姑冷笑:“既是修行之人,哪来那么多娇气?”
我咬牙,没再争辩,只是扶着甄嬛进了佛堂。
那一整天,她都在跪着擦地板,首到膝盖磨出血痕才停下。
我心疼得不行,晚上偷偷用草药给她敷伤口。
她疼得皱眉,却一句话都没说。
夜里,我听见她在哭,却装作睡着的样子,不敢打扰。
第七日,我独自上山采药,走到一处林间时,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人影一闪而过。
那人穿着深色衣裳,身形瘦削,动作极快。
我心中警觉,悄悄跟上去几步,却发现那人己经不见了踪影。
我站在原地,心跳加快。
甘露寺地处偏僻,寻常百姓极少靠近,若非寺中僧人,便是另有其人。
我记下了那人身形特征,准备回去告诉甄嬛。
回到寺中,己是傍晚。
甄嬛正在院中坐着,见我回来,问:“去哪儿了?”
我把刚才的事告诉她,她听完后眉头紧锁。
“你确定不是寺中的人?”她问。
我摇头:“不像。”
她沉思片刻,低声道:“皇后……不会这么快罢休。”
我看着她,眼神坚定:“主子,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
她看着我,许久没有说话,最后轻轻点了点头。
夜深人静时,我跪在她面前,郑重承诺:“主子,不论前方有多艰险,我都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
她含泪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
山风呼啸,吹动窗纸沙沙作响。
远处,一只乌鸦掠过树梢,发出一声尖锐的叫声。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漆黑的山林深处。
那道身影,真的只是巧合吗?
还是……有人己经来了?
(http://www.aixiasw.com/book/ddahhe-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