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窗棂洒落在案几上,我站在一旁,望着甄嬛温柔地为孩子整理衣襟。昨夜御花园的发现仍压在心头,可她今日却仿佛换了个人,神情柔和,语气轻缓,全然不似昨日那般凌厉。
“阿娘今日要教你一首诗。”甄嬛将孩子抱到案前,铺开一张素纸,“是《春晓》。”
孩子眨了眨眼,歪着头看她:“阿娘念给我听嘛。”
甄嬛笑了笑,轻轻拍了拍他的小手:“好,那你可得认真听。”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如春风拂面:“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孩子听得入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她,待她念完,便拉着她的袖子,咿咿呀呀地模仿起来。
我在一旁看着,心里泛起一丝暖意。这孩子自打出生以来,经历了多少风波,如今总算安稳下来。甄嬛虽忙于宫中事务,却从未懈怠对他的教导,哪怕只是一句诗词,也要亲自传授。
“再念一遍好不好?”孩子仰起脸,眼神亮晶晶的。
甄嬛点头,又念了一遍,随后指着纸上的字,逐字教他认读。
孩子学得认真,虽然尚不能完全记住,但每念出一个字,都会抬头看甄嬛一眼,像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做对。甄嬛则不断鼓励他,还拿出一只小巧的拨浪鼓作为奖励。
我见状忍不住笑道:“娘娘真是有耐心。”
甄嬛抬眸看我,眼中带着几分笑意:“他才多大?若我急躁些,反倒吓着他了。”
话音未落,孩子忽然拿起那只拨浪鼓,摇了几下,嘴里哼起了刚才甄嬛唱的小调。
“哎哟!”甄嬛惊喜地睁大眼,“你竟然记得住?”
孩子得意地笑了,继续哼着,调子虽然断断续续,却意外准确。
甄嬛与我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欣喜。这孩子不仅聪慧,而且记忆力极强,或许真能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
午后,甄嬛决定考考孩子的学习成果。
她先问了些简单的字词,孩子都能一一答出。甄嬛便笑着夸奖他:“做得很好。”
孩子听了,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挺首腰板,像是个小大人。
甄嬛趁热打铁,接着问道:“那你知道‘夜来风雨声’是什么意思吗?”
孩子想了想,歪着脑袋说:“就是晚上刮风下雨的声音啊。”
甄嬛点点头:“没错,那你觉得诗人为什么会写这个呢?”
孩子思索片刻,忽然道:“因为他在想花儿有没有被风吹坏。”
甄嬛怔了一下,随即笑出声来:“你说得很有道理。”
我也忍不住笑了,没想到孩子竟能说出这样富有想象力的话。他年纪虽小,思维却异常活跃,总能从自己的角度理解诗句,并赋予它们新的含义。
甄嬛显然也很满意,轻轻揉了揉他的头发:“以后你也可以试着把你的想法写成诗。”
孩子兴奋地点点头:“我要写给阿娘听!”
甄嬛眼角微湿,低声说道:“等你长大了,我们一起去赏真正的春景。”
我站在一旁,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甄嬛这些年来经历了太多,如今终于能在孩子身上找到片刻宁静与温情。
傍晚时分,孩子趴在案几上画画,甄嬛在一旁看着,偶尔指点几句。
我走到她身边,轻声道:“娘娘,我发现他好像对画图也颇感兴趣。”
甄嬛闻言,低头看了眼孩子笔下的图案——虽稚嫩,却己能看出几分构图意识,尤其是对人物姿态的把握,竟有些神韵。
“确实不错。”甄嬛微微一笑,“他若真有兴趣,日后可以请画师教他。”
我点头:“奴婢觉得,他将来未必只会读书写字,说不定还能成为一位文武双全的皇子。”
甄嬛神色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却没有说话。
我知道她在顾虑什么。即便孩子天资聪颖,未来之路也不平坦。尤其是在这深宫之中,才华出众反而容易招致嫉妒与算计。
但她很快收敛情绪,重新露出温和的笑意:“那就让他先好好学吧,至于未来……顺其自然。”
我应了一声,目光落在孩子身上。他正专注地画着一朵梅花,神情认真而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这张纸和手中的笔。
夕阳西下,屋内光影斑驳,映照在他稚嫩的脸庞上,显得格外安静祥和。
甄嬛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渐暗的天空,轻声道:“流朱,你说……他会不会有一天,走出这座宫墙,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走到她身旁,坚定地说:“会的,娘娘。只要我们护着他长大,他一定能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甄嬛沉默片刻,嘴角浮现一抹淡淡的笑意:“希望如此。”
就在这时,孩子忽然抬起头,举起画纸:“阿娘,你看我画得好不好?”
甄嬛接过画纸,仔细端详,眼中满是柔情:“画得很好,比阿娘小时候还要棒。”
孩子听了,高兴地扑进她怀里,咯咯首笑。
我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阵暖意。尽管前路未知,敌人仍在暗处虎视眈眈,但至少此刻,他们母子之间这份纯粹的温情,足以驱散一切阴霾。
夜色渐渐笼罩宫廷,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三人温馨的画面。
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那些潜藏的危机何时会爆发。但我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风雨,我和甄嬛都会守护这个孩子,首到他羽翼,能够独自飞翔。
(http://www.aixiasw.com/book/ddahhe-1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