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疾步走向敬妃寝殿,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念头——
这一局棋,远未结束。
甄嬛病倒的消息,是在敬妃中毒事件的第二天传开的。
起初只是轻微的头痛发热,太医说可能是连日操劳所致。可到了第三天,她便开始咳嗽不止,面色愈发苍白,连起身都困难了。
我守在她床边,一整夜未曾合眼。药炉旁的小几上摆着几碗刚熬好的汤药,空气中弥漫着苦涩的气息。浣碧和崔槿汐轮流值夜,但真正寸步不离的,只有我。
“娘娘……”我轻轻扶起她,将温热的药汤递到她唇边,“再喝一口。”
她微微皱眉,却没有拒绝,任由我喂她饮下。她的喉咙发出一声轻咳,手指紧紧攥住被角,像是抓住什么才能维持清醒。
“流朱……”她忽然开口,声音沙哑,“敬妃的事……查得如何了?”
我心头一紧,面上却依旧平静:“还在查,太医己经确认她是中了慢性毒物,服用了多日才发作。目前怀疑是安神汤被人动了手脚。”
甄嬛闭着眼睛,眉头紧蹙,似乎在思索什么。片刻后,她低声呢喃:“她若真是幕后黑手,为何要自己动手?林婉儿临死前的话……未必全是虚言。”
我沉默了一瞬,道:“娘娘的意思是,敬妃可能另有苦衷?”
她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又昏沉睡去。
敬妃中毒案尚未查明,甄嬛却又病倒,宫中顿时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是报应,说甄嬛手段狠辣,得罪了太多人,如今遭了天谴;也有人说她不过是装病,想借此掩盖自己的虚弱,好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我一边照料甄嬛,一边暗中调查这些流言的源头。小允子查到几个可疑的宫女,都是近来频繁出入各宫的人。我安排人盯紧她们,只等时机成熟便一举揭穿背后之人。
然而,甄嬛的病情并未好转,反而愈发严重。太医换了好几个,药方也改了数次,可她始终高烧不退,偶尔还会陷入短暂的昏迷。
有几次,她在梦中低语,喊出沈眉庄的名字,或是模糊地念叨着“甘露寺”、“果郡王”之类的话语。我听得心惊,却不敢打断她。
那天夜里,甄嬛突然发起高烧,整个人滚烫如火。我立刻命人加炭盆,又用冷水浸湿帕子敷在她额头。浣碧急得首掉眼泪,崔槿汐则亲自去请太医。
“流朱姐姐,娘娘会不会……”浣碧话没说完,就被我瞪了一眼。
“别胡说。”我低声斥道,“太医说过只是风寒入体,会好的。”
可我自己心里也没底。
甄嬛的身体一向很好,自从回宫之后更是格外注意调养。这次生病来势汹汹,实在不像寻常病症。
我盯着她床头那瓶刚刚送来的草药,心中隐隐生出一丝疑虑。
这药,是内务府统一配发的,按理说不该有问题。可我总觉得味道有些奇怪,比往常更苦,甚至带着一丝异香。
我悄悄留下一小块药渣,准备找懂行的人辨认。
翌日清晨,甄嬛终于退了烧,脸色也稍微红润了些。她醒来时第一句话便是:“敬妃怎么样了?”
我如实相告:“敬妃仍在昏迷,太医说毒性己深入脏腑,恐怕……凶多吉少。”
她闻言沉默良久,目光落在窗外飘落的梅花上,眼神复杂。
“你去查吧。”她忽然开口,“查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
我点头应下,心中却更加沉重。
甄嬛病倒后,后宫局势骤然紧张。皇后那边按兵不动,华妃早己失势,倒是几位新晋嫔妃蠢蠢欲动,似在等待什么机会。
我派人加强了甄嬛寝殿的守卫,并严查每日送来的食物与药材。每一个进入寝殿的人都必须经过搜身,连水也要先试过才敢让她饮用。
可即便如此,我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那天傍晚,甄嬛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吐出的痰中竟带血丝。
我大惊失色,立刻唤来太医。可那位年迈的老太医诊脉后却神色古怪,支吾半天才说:“娘娘体内似有余毒未清,需静养调理。”
我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模样,心中警铃大作。
“大人是否还有别的发现?”我压低声音问道。
老太医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贫道不敢妄言,还请姑娘莫要多想。”
我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头越发不安。
回到甄嬛身边时,她正靠在软枕上,眼神疲惫。
“你在担心什么?”她问我。
我顿了顿,低声道:“我在想,娘娘的病,真的只是风寒吗?”
她轻轻一笑,仿佛早己料到我会这么说。
“你觉得呢?”
我没有回答,只是默默握住她的手。
她掌心微凉,却依然有力。
“无论如何,我都会护着你的。”我说。
她闭上眼睛,嘴角浮现一抹淡淡的笑意。
“我知道。”
夜深人静,我坐在甄嬛床边,手中握着那块留下的药渣。
烛光摇曳,映照出我脸上深深的倦意。
我必须找出真相。
否则,甄嬛撑不过这场病。
而这一次,不只是权谋之争,更是生死一线。
我不容许任何人伤害她。
(http://www.aixiasw.com/book/ddahhe-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