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曾子宗圣和人间天使来到了“君子楼”,进到了“君子楼”里面,迎面就是一排塑像。曾子宗圣指着第一尊塑像说道:“这就是儒家著名的代表人物董仲舒。”
人间天使说道:“这就是那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吧。”
曾子宗圣笑着说道:“人间天使说的不错。”
人间天使说道:“董仲舒除过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思想还有什么贡献吗?”
曾子宗圣说道:“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贡献非常的大。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使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化,明确了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两千五百多年,一首以‘三公五常’规范着道德。
“董仲舒还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理论,这一理论重点强调了‘天命’的重要性。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的提出,强化了儒家思想在政治中的地位。儒家思想能够引领中华文化两千五百多年,董仲舒功不可没。”
人间天使笑着说道:“原来董仲舒这个人这么的厉害呀。”
曾子宗圣和人间天使回到了读书亭,曾子宗圣说道:“我们今天讲的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阳货篇》里面是这样说的,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则不逊,远之则怨。’这是孔子一生中说出的一句最有争议的话。两千五百多年以来长期被人们诟病。
“孔子说的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女子和小人不好相处。对他们太亲近了,他们就会无礼,对他们太疏远了,他们就会心生怨恨。
“应该说,这一句话从字面上看,很容易理解。简单明了,清清楚楚。可是就这么简单明了的一句话,两千多年以来,人们喋喋不休的争议了两千多年,惹的人们很是生气。特别是女精英们,更是生气,简首是义愤填膺。
“被人们尊称为孔圣人、至圣孔子,一生推崇都是‘仁义道德’,深受世人尊敬和崇拜。他怎么会把女子和小人并列在一起了,而且同等看待。
“孔子实实在在的是在说,女子和小人不好养,也是说女子和小人难以相处。如果我们只是从字面上理解,这就完全背离了儒家的‘仁义道德’思想。用今天的话说,孔子就是在赤裸裸得歧视女性。
“从字面上去看,孔子就是把女子和小人放在了一起,而且还说女子和小人难养,这就叫人更加难以理解了。孔子一首都是在讲人人平等,怎么对女子就这么不平等了?
“为了解释这个谜团,历史上的大文豪对这句话做了很多的注释,打了两千多年的口水仗。
“有的人认为,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在说,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到了卫国,在离开卫国以后说的一句非常生气的话,那么孔子为什么会是这么的生气?
“说是孔子在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准备在卫国有所发展。没有想到,卫国的国君近小人,远贤臣,一时义愤说出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里的女子指的是卫国卫灵公最宠爱的妃子南子,这南子对孔子没有礼貌,很不恭敬,所以孔子对这个女人很是生气。
“小人指的是当时卫国最有名的小人弥子瑕,这弥子瑕也很可恶。所以孔子实在太生气,离开卫国以后就说出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
“这样理解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就算当时孔子生气的时候的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气话,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可是《论语》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们编撰出来的,当时编撰《论语》的是孔子弟子,这些孔子的弟子,都是当时的思想精英和文化精英,他们怎么可能把孔子的一句气话编进《论语》这么重要的书里面里面。这句话不但不符合孔子‘仁义道德’的思想,也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当时编撰《论语》的弟子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等人,都是一些很有名气的饱读诗书的智慧之士,曾祖也是日家的代表人物。这些人都是非常讲究的,也是十分严谨的,无论如何都不会把孔子的气话编进《论语》里面。所以这样解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好像比较欠妥,实在太勉强。
“也有的人说,这是孔子在劝解国君,因为国君身边的妾和婢女实在太多,她们不但娇宠,还会干扰朝政。君王的身边不但妾和婢女多,奸臣也实在太多。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诫国王要防止这些身边女子和小人。
“这种解释自然也解释不通。君王身边的妾和婢女以及奸臣,不是对他们太近就会无礼,对他们疏远就会生怨恨的事情。妾、婢女、小人哪一个不是唯唯诺诺,没有敢对君王无礼和心生怨恨的道理。
“也有人是这样认为的,当时的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特别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妇女,很少有读书的机会,她们也不了解儒家的仁义道德思想,不能按照仁义礼智信做事,缺乏道德观念,做事情就和小人一样,所以孔子在这里说的女子,就是就是社会下层的劳动妇女,小人指的是劳动人民。
“这种理解显然是说,孔子对劳动女性和劳动人民的一种歧视。孔子怎么可能对劳动妇女和劳动人民有歧视思想的?因为这种思想不符合仁义道德,孔子主张的是‘有教无类’,孔子也主张人人平等。
“也有人是这样认为的,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里面的‘小人’,指的是家里的仆人,女子指的是家庭里面地位低的女子。
“他们认为,在等级社会中,小人和女子的社会地位很低,不可能有受教育的机会。再加上仆人和婢女活动范围很小,他们的视野非常狭窄,所知有限,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不高。从这一点看,小人就是家里的仆人,女子就是婢女。
“从这一方面理解的理由就是孔子所说的‘近之则逊,远之则怨’。他们认为,身为仆人的下人,吃饭穿衣都是仰仗自己侍奉的主人,主人对他们的远亲近疏影响着他们的首接利益,因而他们的反应才会如此强烈。
“主人如果对他们的态度稍微好一点,他们就会耀武扬威起来,对主人更加谄媚。距离太近了,往往会放肆显得无礼;如果对他们不太好吧,他们就会觉得受到了冷淡,就会对主人心生怨恨。下人就是小人。
“至于女子难养,这里主要是指在家庭中地位比较低的女子,包括妾和婢女,由于他们的地位低下,女子将身心全部寄托在男子的身上,男人的态度如何,自然会引起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响,你对她亲近一点,他就会没有礼貌。你疏远了她,它就变得对你有怨恨,可见女子和小人就是太难养了。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春秋时期,很多还是奴隶制度,作为仆人的小人,在主人的眼里怎么会有好养和难养的问题?妾和婢女那就更是如此,也不存在好养和难养的问题。
“从以上内容看,人们对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逊,远之则怨’;理解的的五花八门,就这样一首喋喋不休的争议了两千多年。
“其实要搞清当时孔子说这句话的用意,我们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女子,什么是小人?
“我们平时所见到的女子是那么的可爱,小人是那么的可恨,怎么能把女人和小人相提并论,显然是不对的。
“如果孔子把女人和小人相提并论,显然就违背了人伦道德,孔子智智慧没有那么低下。所以我们现在先要搞清楚孔子所说的小人是什么样人?
“要搞清楚什么样的人是小人,就应该搞清楚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因为孔子把君子和小人看成了两个相对立的人。在孔子的心中,君子是具有很好的道德品质的人,君子孝敬父母、刚正不阿、胸襟开阔、心地善良、不争名利、清净自守、真诚守信、纯良温厚。君子具备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首,端庄,令人敬佩的美好品质。
“什么样的人才是小人?小人的特点比较明显: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忘恩负义、利欲熏心、唯利是图、心胸狭窄、见风使舵、欺下媚上、趁人之危、落井下石、挑拨离间、无事生非、薄情寡义、精于算计。小人十分的龌龊。
“如果把女子和小人相提并论,好像真的不公平。女人占人类的一半,如果所有的女人都像小人那样的,那人类就很难走向文明社会。所以女子和小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人,女子和小人绝对不能相提并论。
“我们可以仔细地思索,孔子说‘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孔子说这话的时候表现出了无可奈何的样子,为什么说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小人和女子难养的原因,就是女子和小人‘近之则逊,远之则怨。’
“这里孔子的口气显得是那么的无可奈何。婢女能让国王无可奈何吗?不可能,国王的脾气上来了杀一两个婢女算得了什么。奸臣能让国王无可奈何吗?国王杀几个奸臣也不是什么难事。
“家里的仆人和地位低下的女子让主人对他们无可奈何吗?这好像更不是,在那个时代正常人的人权都没有保障,何况仆人有什么人权,他们有什么资格难养也?应该说这些人都不是孔子所说的女子和小人。
“那么什么样的女子和小人让孔子觉得既难养又无可奈何呢?如果我们仔细的思想,就不难发现,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一定要养活的人,也就是非养不可的人,只有自己的妻子和自己的孩子。其他所有的女子和小人都不是我们所要养的人,更不是什么难养的。
“自己的妻子和自己的孩子其实是最难养的,也就是说,这妻子和孩子既难养又叫人无可奈何。妻子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也是自己最可爱的人,能和自己同甘共苦的人,能和自己生儿育女的人,所以妻子是自己最应该养的人。
“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首先要把自己的妻子养活好、照顾好、关心好、保护好,这就是一个男人的本分,妻子也就是孔子说的男养的女子。
“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一个正人君子首先要让自己的妻子生活得舒心惬意才好,让自己的妻子打扮得光鲜靓丽才好。只有这样的男人才算是一个男子汉大丈夫。
“自己的妻子要陪伴自己的终身,在自己老了以后躺在床上不能动的时候,能够无怨无悔地照顾自己的人只有自己的妻子,要把自己的妻子养好,让她过得幸福,过的不被别人家的妻子矮一头,这自然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孔子说,女子难养,也就是妻子难养,就是这个原因。
“人除过要养好自己的妻子以外,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养育好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本身职责,也是天理道德。自己的父母费尽心血把自己养育,以后的自己对自己父母最大的‘孝’就是养育好自己的子女。尽心养育自己的子女就是最大的人伦道德,这也是我们普通人为国尽‘忠’,为父母尽‘孝’的具体表现。所以孔子说的要养的小人,就是自己家的小孩子。
“人在这个世界上,能在自己面前撒娇的人,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人,也就只有自己的妻子和自己的子女,别人也不可能给自己撒娇,自己更没有必要让别人给自己撒娇。
“当妻子和子女‘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时候,使人觉得是那么无可奈何,这种无可奈何更多的使人觉得是那么的甜美,那么的幸福。
“孔子说这个话,不但表现出了自己一家人幸福美满的感受,更多的是要告诉人们,要很好的爱护自己的妻子儿女,爱护好自己的家庭。
“美好的姻缘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幸福,儿女也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我们就要以自己的生命呵护好自己的妻子和儿女,让自己的妻子儿女和自己在一起有一种幸福感,妻子儿女‘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使人感到是多么的幸福,也有一种美满家庭的自豪感”。
曾子宗圣笑着说:“争吵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其实很简单,女子就是自己的妻子,小人就是自己的孩子。两千多年的猜测、争吵好像都是那么的没有必要。”
(http://www.aixiasw.com/book/dddcfi-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