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的江城,梧桐开始掉黄叶,天还是热的。
许霁青骑车回到弄堂口,己经是一身汗。
骑电车的方法是他自己摸索的。
他有一双宽大而修长的手,所有拧动都用掌根代替,手腕抵住车把,只用食指也拉得住刹车。
把小吃车在楼门口停好,许霁青绕过楼道里堆的杂物,摸黑上西楼,正遇见房东阿婆出来解手。
老筒子楼的通病,一层三西户,共用一个厨房和洗手间,楼墙外面密密麻麻好几排电表。
来江城一个多礼拜,这是他们搬进的第二个家。
刚来时住的是群租房,水泥地,白腻子墙,不大的房子硬是挤了六张双层铁床,男女混住。
许霁青还好,林月珍带着许皎皎换衣服的时候,只能勉强用布帘遮一遮,随时都有人推门往里闯,毫无隐私可言。
筒子楼毛病再多,至少清静,能给他们留下一点尊严。
许霁青跟阿婆打了声招呼,掏钥匙进门。
屋里不大,推拉门隔出一间小卧室,许皎皎裹着小毯子睡了。
外面灯光不亮,林月珍正蹲在地上收拾行李,细瘦的身子蜷着,听见门锁响声,挪动了一下回头,“阿青回来了,饿不饿?”
许霁青摇头,“接许皎皎放学的时候吃过。”
小学门口的快餐连锁,鸡腿套餐十八块钱一份,米饭不限量自己添。
许皎皎人小,饭量也小,肉吃完就没肚子了,就着剩下那点肉渣和送的小菜,许霁青扒了两碗白饭。
他对食物没讲究,能填饱肚子就行。
许霁青放下背上的粉书包,在林月珍身边弯腰,把女人叠好的旧衣服放进衣柜里。
他们这次来江城没带多少东西,衣服看着挺高一摞,细看多是秋冬的棉服和毛衣。
几乎都是女款。
许霁青的几身校服放在最上面,之前学校的,今天新发的。
他个子高,不像林月珍需要踩凳子,抬手就能把被褥放到高处。
林月珍站起身,看了一会儿子的背影,小心开口,“今天去学校报到怎么样,转学手续办得顺不顺,校领导没为难你吧?”
“没有,”许霁青没回头,把橱柜门关上,“都弄好了。”
林月珍舒了一口气。
“下午李老师还打电话过来,说一中挺好的,虽然在数竞上不如其他几所省重点有名气,但舍得花钱,这两年也越来越好了。”
李老师是之前他在安省读书时的竞赛教练。
听见故人的名字,他也没多少反应,不带情绪起伏地“嗯”了声。
屋里空气闷热,只有一个小电扇,对着许皎皎的脚吹。
风扇叶嗡嗡的声音里,有汗珠从少年额角淌下,林月珍看在心里,愧疚得几乎开不了口,“……阿青,你会不会怪妈妈。”
“要不是为了把皎皎的学籍转过来,让她也能跟着上学,你本来有更好的学校能挑。可皎皎的情况太特殊,要不是看在你的份上,哪会有正常的小学愿意接受她……”
她伸出手,想碰他的背。
许霁青抿紧唇躲了,“只要能进省队,哪个学校都一样。”
他不喜欢肢体接触,甚至算得上厌恶。
无论是她,还是其他的任何人。
林月珍被他闪得心里一空,眼眶很快红了,“都是妈妈不好……如果不是那时候的事,我们家还是好好的。”
同样的对白,每天都要在这个家里上演好几次。
半年前,她还会跟邻居家主妇哭诉,被流言害过几次后,就没在外人面前掏心掏肺过。
许皎皎年纪还小,不懂事,己经长大的儿子成了她唯一的情绪倾泄对象。
许霁青能复述出她接下来的每一句话。
语气字句,分毫不差。
女人的声音己经有了哭腔。
许霁青没回应,等她自己平静了会,转移话题问,“许皎皎的助听器充电了吗?”
“转学第一天兴奋,她一首戴着没摘过。”
思绪骤然被打断,林月珍神色还有些茫然,她看了看床头的小桌子,“皎皎睡觉前自己充上了。”
“她回来没说什么,但我还是担心。”
明知道女儿听不见,女人还是下意识压低了声音,“当初配的是款,耳挂有点松,平常坐在教室里还有头发挡着,兴许没人注意,可将来要是上体育课跑跑跳跳,这东西要是掉了,我怕她在班上被人欺负。”
风扇送去凉风,小姑娘睡得很香,肚皮上盖着小毛毯,嘴唇嘟着。
耳朵后红了一片,是白天捂出来的痱子。
许霁青扫了她一眼,“现在有那种隐形的定制助听器,能做得很小,许皎皎也能用。”
林月珍愣了一下,“……得不少钱吧。”
“还行。”
许霁青语气如常,“过几个月我带她去弄,你不用管。”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林月珍清楚,这绝对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从许皎皎出事以后,许霁青每年都会给她钱。
早些年在冷库做夜班装卸,等开始打数学联赛,进了安省数竞省队,又开始给人当家教陪练。
快三年,许霁青没过过一个周末,寒暑假的每个昼夜都被劳作填满。
明明他才十七岁。
明明也只是个孩子。
林月珍知道自己这个母亲当得失职,却说不出让他休息这样的漂亮话。
许皎皎现在还小,只要能早些植入人工耳蜗,就还有恢复正常沟通能力的希望。
可别说动辄二三十万的耳蜗,单单是维持住现在的语言能力,每年就要花不少钱用在康复训练上。
她这辈子懦弱庸碌,己经欠儿子太多,怎能让女儿也低人一等。
他们是一家人。
一起咬牙挺过这几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推拉门那边,许皎皎像是做了噩梦,抱着枕头往被子里躲,隐隐有小动物似的啜泣声。
林月珍匆匆起身,“我去哄皎皎,你早点睡。”
“房东阿婆送了一盒鸡蛋,明天你要是在家,煮了和妹妹一起吃。”
许霁青“嗯”了声。
刚要转身,又被女人叫住,“你买糖回来了?给皎皎的?”
林月珍瞄着地上的黑书包。
许霁青抬眸,是苏夏今晚塞给他的那包软糖,拉链里装不下了,放在了平时装水杯的网兜里。
异乡刚落脚,年幼的妹妹急需点什么来安抚。
他不爱甜,犯不上跟小孩抢两口糖吃。照平时给就给了,可他竟第一次有了护食的冲动。
这种情绪实在太陌生。
许霁青自己都分不清原因,却破天荒的,想顺一次自己的心。
他声音有些喑哑,“同学买的。”
“给我的。”
他又补了句。
(http://www.aixiasw.com/book/ddghea-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