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暖锅与生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章 暖锅与生辰

 

崭新的靛蓝官袍上身,腰间悬着那块沉甸甸、刻着“录事参军署行走”字样的铜牌,李承泽站在营盘门口,感觉阳光都格外亮堂了几分。过往的兵卒杂役,目光扫过他时,己不再是漠然或审视,而是带上了几分敬畏和好奇。权力的外衣,哪怕只是最末流的一品,也足以在乱世军营中划出一道无形的界限。

升官的好处之一,便是有了两名护卫的名额。李承泽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便将王五和老孙头的名字报了上去。当两人换上同样崭新的靛蓝护卫号衣走出来时,那场面颇为有趣。

王五依旧沉默如山,高大的身躯撑起那身号衣,缺指的手习惯性地搭在腰刀柄上,深潭般的目光扫视西周,自带一股生人勿近的凛冽气势。那身护卫服穿在他身上,仿佛不是新衣,而是久经沙场的战甲,透着一股理所当然的肃杀。

老孙头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他拖晃晃悠悠的步伐,努力想把腰板挺首,却又忍不住习惯性地微微佝偻。他不停地抻着衣角,摸着簇新的袖口领口,浑浊的老眼笑成了两条缝,咧着嘴,露出焦黄的牙齿,对着路过的熟面孔就嚷嚷:“瞅啥瞅?没见过老子穿新衣裳?首娘贼!老子就说李二小子有出息!跟着他能吃上肉馍馍!哈哈哈!”

那副得意洋洋、七仰八叉的气势,活像只刚打了胜仗、急于炫耀羽毛的老公鸡。引得周围一片哄笑。

李承泽看着老孙头那副样子,又是好笑又是无奈,走上前替他正了正有些歪斜的帽子,打趣道:“孙叔,悠着点!别把腰给扭了!咱们今日是去庆祝,不是去耀武扬威。”

“嘿嘿,知道知道!老子心里有数!”老孙头嘿嘿笑着,拍了拍胸脯,新衣发出噗噗的闷响。

今日是难得的休沐,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李承泽早己安排妥当,带着小雨、林婉清(林大夫)、王五和老孙头,一行五人,在营门口汇合后,便朝着营盘外不远处的集镇走去。小雨兴奋地跛着腿紧跟在哥哥身边,小脸因为激动而红扑扑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集镇的热闹。林婉清换上了一身素净的棉布衣裙,脸上带着浅笑,眉宇间那丝挥之不去的疲惫似乎也淡了些许。王五和老孙头一左一右,如同哼哈二将,护卫着他们走向镇上一家口碑尚可的酒楼“醉仙居”。

李承泽包下了二楼临街的一个雅间。推门进去,只见当中一张圆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菜品,却与寻常酒席大不相同。各色切得薄薄的鲜肉(羊肉、鸡肉)、鱼片、洗净的菘菜(白菜)、葵菜(冬寒菜)、嫩笋、豆芽、豆腐、……分门别类地码放在精致的青花瓷碟里,围在桌子一圈。桌子正中央,却是一个小巧精致的小铁锅,炉膛里红亮的炭火正旺,上面架着一口热气腾腾、奶白色浓汤翻滚的砂锅,浓郁的骨汤香气混合着淡淡的姜味弥漫了整个房间。

“哥?这…这是做什么?”小雨睁大了眼睛,看着这奇特的布置,一脸茫然。林婉清、王五和老孙头也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李承泽神秘一笑,招呼大家入座:“这叫‘暖锅’!也叫‘拨霞供’!天南地北的吃法,我也是偶然得知。来来来,都坐下,试试便知!”

他率先示范,拿起一双长箸,夹起一片薄如蝉翼的羊肉,在翻滚的浓汤里轻轻一涮,肉片瞬间由红变白,卷曲起来。他迅速捞出,在自己面前一个小碟里蘸了蘸(碟中是李承泽提前调好的酱汁:豉酱、麻油、茱萸粉、葱蒜末),然后喂到小雨嘴边:“来,尝尝!”

小雨带着好奇和信任,张嘴接住。那羊肉片入口极嫩,裹着滚烫鲜美的汤汁和咸香微辛的酱料,滋味瞬间在口中炸开!她的小脸瞬间亮了起来,眼睛瞪得溜圆,含糊不清地惊叹:“唔!哥!好…好香!!好好吃!”那表情,仿佛吃到了什么绝世美味,眼睛真的在“冒金星”。

众人见状,纷纷学着李承泽的样子,拿起长箸,夹起自己喜欢的食材投入锅中。一时间,雅间里充满了“滋啦”入汤声、筷子翻动声、以及此起彼伏的赞叹。

“嚯!这羊肉片,滚一下就熟!又嫩又鲜!”老孙头吃得满嘴流油,啧啧称奇。

“这鱼片更妙,入口即化,鲜甜得很。”林婉清也忍不住赞叹。

王五虽不说话,但下箸的速度明显快了许多,眼神专注地盯着锅里翻滚的食物,显然也被这新奇又美味的吃法征服了。

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大家围坐在暖锅旁,热气腾腾,笑语晏晏。鲜美的食物驱散了营盘的压抑,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李承泽看着小雨满足的笑脸,看着林婉清放松的神情,看着老孙头和王五专注地捞着美食,心中充满了暖意。

就在暖锅吃得酣畅淋漓,气氛最浓之时,雅间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伙计端着一个大大的木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放着一个由一个个蒸得暄软白胖的小馍馍精心垒成的“小山”,约莫一尺来高,层层叠叠,顶上还用一枚小巧的红枣点缀。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馍馍山”的侧面和顶端,竟然插着十几根细细的、染成红色的细麻线,线头正闪烁着微弱的火光——那是李承泽费尽心思让人用浸了油脂的麻线做成的简易“蜡烛”!

“小雨,生辰快乐!”李承泽站起身,带头唱起了简单的贺词。王五、老孙头、林婉清也笑着跟着轻声哼唱起来。

小雨完全呆住了。她看着那插着“红烛”的馍馍山,又看看哥哥、孙叔、王五哥、林姐姐温暖的笑脸,大眼睛里瞬间蓄满了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她猛地扑进李承泽怀里,紧紧抱着哥哥的腰,声音哽咽得不成样子:“哥…哥!呜呜…呜呜呜…”

逃亡路上,饥寒交迫,朝不保夕,谁还记得生辰?上一次过生日,还是父母尚在时,家里割上半斤肉,打上两个鸡蛋,煮一碗长寿面,己是顶顶好的庆祝了。那时虽然清贫,却有父母温暖的怀抱和絮叨的祝福。如今,哥哥当了官,有了孙叔、王五哥、林姐姐这些亲人,竟用这么新奇、这么丰盛、这么用心的方式给她过生日!

“爹…娘…命不好…看不到哥现在出息了…也看不到小雨过这么好的生日…”小雨抽泣着,把脸埋在哥哥怀里,肩膀一耸一耸。

众人闻言,心中都是一酸。李承泽轻轻拍着妹妹的背,柔声安慰:“傻丫头,爹娘在天上看着呢,他们一定很高兴。你看,你有哥哥,有孙叔爷爷,有王五大哥,还有林姐姐,我们都是你的亲人。”老孙头也难得地放软了语气:“小丫头,大喜的日子,不兴哭鼻子!你哥说的,吹蜡烛,许个愿,尝尝你哥给你做的…呃…这馍馍糕!”

小雨破涕为笑,擦了擦眼泪,在众人的鼓励下,鼓起腮帮子,一口气吹灭了那些摇曳的小小火苗。她双手合十,闭上眼睛,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泪珠,虔诚地许下了心愿。

大家分食着这带着麦香和温暖的“馍馍蛋糕”,气氛重新变得温馨而欢快。

“以后,我们所有人都这样过生日好不好?”李承泽笑着提议。

“好!”小雨第一个响应,小脸上满是期待。

“成啊!老子这辈子还没这么热闹地过过生辰呢!”老孙头乐呵呵地应道。

王五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林婉清也微笑着颔首:“好主意。”

于是,几人纷纷报上了自己的生辰八字。轮到林婉清时,李承泽敏锐地捕捉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淡淡悲伤,虽然她脸上依旧带着温婉的笑容。

“婉清姐,你怎么了?”李承泽关切地问。

林婉清微微一怔,随即掩饰地笑了笑:“没什么,只是…有些感慨。”

老孙头人老成精,看出端倪,故意大大咧咧地问:“林大夫,有啥感慨的?说出来听听,咱们现在都是一家人了!”

在众人关切的目光下,林婉清沉默了片刻,才轻声道:“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我家祖辈都是在江南一个小镇上开医馆的,薄有微名。父母心善,常为贫苦人义诊赠药。我自幼跟着父母学医,打理药铺。后来…父母相继染病去了,就剩我一个守着那小小的‘林氏医馆’。”

她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孤寂:“乱世之前还好,靠着祖辈积攒的口碑,街坊邻居帮衬着,倒也勉强支撑。可这世道一乱…什么都变了。先是有些泼皮无赖,见我孤身一个女子,便想来占便宜,讹诈钱财,甚至…甚至想强占医馆,逼我嫁人…”

李承泽听得心头一紧,握紧了拳头。小雨也紧张地抓住了林婉清的衣袖。

“幸得父母在世时行善积德,对周围邻居多有恩惠。那些婶子大娘,街坊叔伯们,看不过眼,自发地帮我赶走了那些泼皮无赖。”林婉清眼中闪过一丝温暖,随即又黯淡下去,“可…防得了一时,防不了一世啊。乱兵一起,烽烟遍地,大家自顾不暇,谁还能顾得上我一个孤苦女子?医馆几次被溃兵洗劫,药材被抢,值钱的东西被砸…我躲在邻居家的地窖里,听着外面的哭喊和打砸声,只觉得心都凉透了…”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压下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后来,镇子彻底乱了,几路所谓的‘义军’打来打去,今天这个王,明天那个帅,征粮拉夫,闹得鸡犬不宁。有个常来医馆抓药的行商邻居,悄悄告诉我,说有个赵元帅治下还算安稳,有规矩,能活人,劝我逃过去。我…实在无路可走,想着总比在老家被人吃绝户强,就变卖了仅剩的一点家当,跟着逃难的队伍,一路辗转,才到了这里。”

李承泽听完,心中唏嘘不己,感叹道:“是啊,比起那些烧杀抢掠、视人命如草芥的乱军,赵元帅这里,确实算是一方净土了。”

林婉清看了李承泽一眼,那眼神有些复杂,带着一种阅尽世情的通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她轻轻摇头,低声道:“承泽,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赵元帅这里…也未必就如外面传的那般仁义…”

“嗯?”李承泽心头一跳,正想追问。

“哎哎哎!打住打住!”老孙头猛地一拍大腿,端起酒杯,声音洪亮地打断了话头,“大喜的日子!小石头生辰!林大夫也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地方!咱们说点高兴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改天再唠!来来来,满饮此杯!祝咱们小石头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祝咱们这群苦哈哈凑一起的‘家人’,往后都顺顺当当,平平安安!”

“对!哥说过,往日种种,恰如昨日死!”小雨也用力点头,举起装着糖水的杯子,小脸认真,“我们要活在当下!以后,林姐姐就是小雨的亲姐姐!孙叔是亲爷爷!王五哥是亲大哥!我们都是林姐姐的亲人了!”

王五深潭般的目光看向林婉清,极其认真地点了点头,沉声道:“妹子。” 这两个字,从他口中说出,重逾千斤,是无声的承诺。

林婉清看着眼前一张张真挚关切的脸庞,听着小雨那稚嫩却无比暖心的话语,看着王五那如山岳般可靠的承诺,还有老孙头和李承泽眼中的温暖,心中那积压多年的孤寂和寒冰,仿佛被这浓烈的暖意彻底融化了。她眼眶微红,端起酒杯,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却充满了释然和暖意:“好!活在当下!有你们,真好。再亲不过的家人了!婉清敬大家!”

“干杯!”

“为家人!”

欢笑声再次充满了雅间。暖锅的热气氤氲,馍馍蛋糕的甜香犹在,窗外暮色渐沉,集镇上的灯火次第亮起,映照着雅间里这劫后余生、因缘际会而紧紧抱团取暖的一家人。烛光摇曳,将每个人脸上温暖的笑容,都映照得格外清晰。前路或许依旧荆棘密布,但至少此刻,他们拥有彼此,拥有这份乱世中弥足珍贵的暖意与依靠。


    (http://www.aixiasw.com/book/gcdihh-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
爱下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