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沈清雨的诊所己经在方圆几十里小有名气了。
这天,一辆吉普车停在诊所门口,从车上下来几个穿着体面的人。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看起来颇有身份。
"请问这里是沈医生的诊所吗?"中年男子礼貌地问。
"是的,您找沈医生看病吗?"沈清雨从诊所里走出来。
"我是地区卫生局的周局长。"中年男子自我介绍,"听说您的医术很好,特意来看看。"
沈清雨心中一紧,不知道这位周局长来是好事还是坏事。
"周局长,请进。"她客气地说。
周局长参观了诊所,又详细了解了沈清雨的情况。他发现这个年轻女子确实很有能力,不仅医术精湛,而且管理有序。
"小沈,我想问一下,你有没有兴趣到我们地区医院工作?"周局长突然提出。
沈清雨愣了一下:"地区医院?"
"是的,我们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周局长说,"地区医院的条件比这里好得多,发展前景也更广阔。"
这确实是个的提议。地区医院是当地最好的医疗机构,能在那里工作对任何医生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誉。
但沈清雨经过考虑后摇了摇头:"谢谢周局长的好意,但我还是想留在这里。"
"为什么?"周局长有些意外,"这里条件这么艰苦,你为什么不愿意离开?"
"因为这里的人需要我。"沈清雨真诚地说,"我是军属,丈夫在前线保卫边疆,我也要在后方为乡亲们的健康服务。"
周局长被她的话感动了,点头说道:"你的想法很可贵。这样吧,我给你一个建议,你可以考虑开展一些医疗培训,把技术传授给更多的人。"
这个建议让沈清雨眼前一亮。确实,光靠她一个人能力有限,如果能培养出更多的医疗人员,就能帮助更多的病人。
"这个想法很好,我考虑一下。"沈清雨说。
周局长离开时,特意留下了联系方式:"如果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找我。像你这样的医生,我们一定要全力支持。"
有了地区卫生局局长的支持,沈清雨在当地的地位更加稳固了。那些想找她麻烦的人也不得不收敛一些。
不久后,沈清雨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病人。
那是一个从省城来的老干部,年近七十,患有严重的关节炎。他听说柳河镇有个很厉害的女医生,专门开车过来求医。
"小姑娘,听说你的针灸很厉害?"老干部和蔼地问。
"只是略懂一些。"沈清雨谦虚地说。
老干部的关节炎己经十几年了,看过很多名医都没有根治。沈清雨仔细检查后,发现他的病情确实很复杂,单纯的针灸恐怕效果有限。
但通过医疗空间的知识,她想到了一个综合治疗方案:针灸、按摩、中药外敷,再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
"老大爷,您的病需要综合治疗,不能操之过急。"沈清雨说,"我建议您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坚持治疗。"
"真的能治好吗?"老干部有些怀疑。
"我有信心改善您的症状。"沈清雨肯定地说。
老干部决定试一试,在镇上住了下来。沈清雨每天为他针灸、按摩,还配制了中药外敷的药膏。
一周后,老干部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关节疼痛明显减轻了,活动能力也有所改善。
"太神奇了!"老干部激动地说,"我看了这么多医生,你是第一个真正有效果的!"
两周后,老干部的关节炎基本不疼了,可以正常行走。他感激涕零,坚持要给沈清雨一笔丰厚的报酬。
"老大爷,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不需要额外报酬。"沈清雨推辞道。
"那不行,你的技术值这个价。"老干部坚持,"而且我要把你推荐给更多的人知道。"
回到省城后,老干部在朋友圈里大力宣传沈清雨的医术。很快,沈清雨的名声传到了省城,不少人开始慕名前来求医。
这让沈清雨的诊所更加繁忙了,但她乐在其中。每治好一个病人,她都感到由衷的满足。
(http://www.aixiasw.com/book/gcfcjc-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