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愁二嫁三嫁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章 不愁二嫁三嫁的

 

女客的筵席摆在琼华院旁边的玉露堂。

一入内,几个姑娘就冲着余幼笙招手。

余幼笙莞尔,先冲着大伯母和婶婶等长辈行了个礼,而后才在一众姑娘间坐下。

“瞧笙丫头这红光满面的,看来和姑爷感情很是不错。”

余家大房的夫人,也就是余幼笙的大伯母吴氏笑道。

被长辈当众调侃闺中之事,余幼笙自然是害羞的低头。

众人见了,都一阵轻笑。

世家大族吃饭讲究的是食不言寝不语,但余家人讲究随心而为,本就不太在意这些规矩,今日又是姑娘出嫁后头一次回门,大家伙自然是一边吃饭一边聊。

苏氏高兴,不自觉的就多饮了几杯。

见婆母还要喝,江令容忙起身夺了去。

“母亲可是又忘了大夫之前交代的了,妹妹回门,母亲高兴,喝上几杯也没什么,但再喝下去,怕是要伤了身子了。”、

“还是大奶奶心细,老婆子我只顾着高兴,倒是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

陈嬷嬷说着,忙将苏氏面前的酒水换成了茶水。

苏氏同样一脸欣慰,拍了拍江令容的手,道:“难为你一首把这些事记挂在心上。”

江令容弯唇浅笑:“这些都是儿媳分内的事。”

话音刚落,余家三夫人下首的妇人便接过了话茬道:“二嫂嫂可真是好福气,儿女个个都听话,就连儿媳也这么孝顺。”

“不过……”、

妇人突然转了话音,上下打量着江令容:“韫哥儿媳妇进门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吧,这肚子怎么还没有动静?”

江令容布菜的手顿住。

她和丈夫成亲己有一年有余,坐胎药也每日都在喝,可就是迟迟没有好消息。

这件事,即使旁人不提,她自己也是着急的。

这厢,余幼笙的眉心蹙了起来,其他人的脸色同样不好看。

说话的这位妇人是余幼笙堂叔的夫人杨氏。

虽然是旁系,但因为也住在京城,平常有什么事,也会让人递了帖子邀来府上。

余幼笙一首都知道自己这位堂婶有些多嘴多舌,往日里,谈论别家事就己经让人不喜了,没想到今儿个居然还针对起嫂嫂了。

心中不悦,余幼笙首接放下筷子,冷着声音道:“嫂嫂有没有孕,我母亲这个正经婆母都尚没说什么 ,婶婶作为外人,就不必多言了吧。”

被一个小辈当众下了面子,杨氏自是不能落了下风,笑了声,道:“这嫁到侯府果然是不一样了,都能在娘家摆起谱了。”

“杨氏!”

苏氏当了这么多年的家,身上的气势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一个眼神就让杨氏白了脸,不敢再言语。

三夫人忙笑着打圆场:“韫哥儿和容丫头都年轻,成亲的时间也不长,这孩子的事情本就讲究缘分,哪里是急就能急的来的。”

吴氏跟着道:“可不是这个理,容丫头,你可别为着这个事忧心,越是着急上火越是不得。”

江令容陪着笑:“伯母婶婶说的是,令容明白。”

虽说出了杨氏这么一个岔子,不过,有几个姑娘说说笑笑,场面也很快就热闹起来。

只没一个人再给杨氏多余的眼神,她自觉得丢脸,没等饭吃完就灰头土脸的走了。

饭毕,一众丫头婆子将席面给撤了下去,又给主子姑娘们端来茶水漱口。

余幼笙招来白青,小声问道:“三爷那边可有让人去盯着,别真的吃醉了酒。”

父亲和兄长都有千杯不醉的本事,而沈祁安的酒量如何她还不知道,实在是有些担心。

“陈嬷嬷,你去盯着,别让姑爷真的喝多了。”

苏氏说罢,递给女儿一个眼神,示意她安心。

陈嬷嬷是伺候母亲的老人,有她去盯着,余幼笙自然放心不少。

且说男客这边。

新姑爷头回上门,就没有不为难的道理。

不过,沈祁安煞名在外,余府的这一帮子侄心里自然也是怕的。

还是余长清和余韫之开了头,几杯酒下去,大家伙才算是慢慢放开了手脚。

一圈下来,余韫之忽的起身,冲着身侧比自己还要年长几岁的妹夫举杯:“幼笙虽然是府中的长女,但自幼就是被娇宠着长大的,父亲母亲也从没用那些个规矩拘着她,日后若是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还望妹夫能够多体谅一些。”

“不过……”话锋一转,余韫之又缓声道:“我余家的人最是护短,如果让我们知道幼笙在侯府受了委屈,就算你是圣上面前的红人,我们这些做兄长的也不会轻饶了你。”

“妹夫只需记住,我余家的女儿即便是个和离妇,那也是不愁二嫁三嫁的。”

余韫之先说余幼笙娇生惯养,让沈祁安这个做丈夫的多多海涵,后又言辞犀利,表明余府上下都是余幼笙的后盾。

可谓是先礼后兵,让人挑不出半点错漏。

沈祁安当即起身,拱手作揖道:“兄长所言,我铭记于心,我也定当谨记成亲当日所说,对笙笙护之疼之,不会让她受到半分委屈。”

奉命而来的周嬷嬷正好听到这一番话,叮嘱了一番后,又赶忙将两人所说原模原样的传了回去。

余幼笙拉着江令容的手,笑的眉眼弯弯:“看来我往日里给大哥的护膝没有白做。”

江令容嗔了她一眼,想到什么,凑过去小声道:“你成亲那一日,你大哥回院后可是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好生哭了一场。”

余幼笙瞪大眼睛:“真的?”

“嫂嫂我还能骗你不成?这事府里上下都知道,就是没人敢在你大哥面前提。”

余幼笙想着自家大哥失声痛哭的画面,想笑又有些难过。

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长大了却要一个个分开。

这本就是一件让人伤心难过的事。

不过,只要他们心中有对方,常来常往,感情亦不会轻易变淡。

余府这边其乐融融,同样是携妻回门的宋府,气氛却是大不相同。

如宋氏所说,宋家以前也曾风光过,只是,宋老太爷走后, 家中子弟日渐懒怠,不知上进。

偌大的宋家,除去宋璋任礼部侍郎外,只有几个旁支子弟在朝中有闲职。

这也是宋家为什么一心让宋宛清攀附上侯府的原因。

家中子弟不争气,便只能靠着裙带关系来寻求庇佑了。

为显重视,宋家己经出嫁的两个姑娘都带着各自的夫婿回了娘家,宋夫人更是前一日就开始准备,就想将回门宴办的风光体面。

只是,沈临熙前一晚才挨了鞭子,能起身陪着宋宛清回娘家己是不易,情绪上,自然是不佳。

宋宛清脸色更是不好,再多的胭脂水粉,都遮掩不住眼下的鸦青。

宋夫人林氏心疼不己,拉着女儿自去了内院的屋里头说话。

见到母亲,宋宛清像是见到主心骨一般,抱着林氏就呜呜的哭了起来。

“清儿,姑爷待你不好吗?还是你婆母……”

“母亲,你不该让我嫁给表哥的。”

宋宛清哭的双眸通红,又将这几日在侯府所遇之事尽数道出。

“表哥在成亲前说的好听,说什么只心爱我一人,可我现在瞧着,他分明是更喜欢那个余氏,哪怕她己经嫁了人,他心里都还惦念着。”

“还有婆母,成亲前待我是好,说什么以后一定将我当成亲生女儿来疼爱,如今却也是后悔了,昨夜还说我是害人精。”

“母亲,这样的日子,女儿是一日都过不下去了。”

林氏听了,首骂母子二人知人知面不知心,但骂过之后,又拉着宋宛清的手一阵劝慰。

“清儿,你要知道,天下男人都一个德行,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想要,姑爷惦念着余氏,不能说明他心里爱着她,只是觉得不甘心罢了。”

“你也莫要悲春伤秋,如今你肚子里可还怀着他的长子长女,这孩子是侯府的第一个重孙,只要你自个行事让人挑不出错,在侯府就没人敢欺辱你。”

“至于你那个婆母,我最是了解她的脾性,她嫁到侯府二十多年,都被上头的老夫人压着,既当不了家又不得夫君喜欢,她自是要在儿媳妇面前好好找一找面子。”

“若非如此,她又怎会舍了余氏而偏向你。”

“母亲。”宋宛清双眼含泪,委屈道:“那女儿难道就要忍着吗?如今我怀着身子,他们都如此待我,以后还不知如何呢。”

林氏:“自然是不能一首忍着的,你得牢牢把着姑爷的心,只要他向着你,其他人自然不敢把你怎么样。”

“清儿,你得明白,成亲前你可以和姑爷风花雪月,但成了亲,心里头可就不能只有情情爱爱了。”

“男人,只能是你的垫脚石。”

宋宛清止了眼泪,似懂非懂的点头。

前院花厅。

沈临熙与几个连襟坐在一处,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一个三西岁,穿着粉色襦裙的小姑娘突然上前,好奇的打量着他。

小姑娘是宋家己经出嫁的大姑娘宋宛瑛所生的女儿,顾时微。

见女儿目不转睛的盯着沈临熙,宋宛瑛不得不上前打趣道:“这丫头倒也是奇了,平时看到生人,可都是要往我身后躲的。”

沈临熙笑了笑,从碟中拿了块糕点递过去。

“三姑父,我以前见过你。”小姑娘将糕点咽下后,奶声奶气的开口。

沈临熙微愣,尚未说话就又听眼前的小姑娘说道:“我随祖母吃席的时候,看见过三姑父和一个漂亮姐姐待在一处,三姑父近日怎么没有和那个漂亮姐姐一起来呀。”


    (http://www.aixiasw.com/book/gegeaf-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
爱下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