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宰相一事,往后且不要再议了。”
所有人都疑惑的看向了朱元璋,搞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以后,大明不再有宰相一职。”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陛下这是要废除宰相制度。
“陛下,不可啊,这宰相制,不可轻易废除啊。”
李善长,宋濂,吕昶等老臣纷纷开口劝谏。
朱元璋闻言眉头一皱。
“几位爱卿,你们跟咱做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如今年纪大了,脑袋也痴呆了起来吗?”
“咱废除这宰相制,是为了杜绝以后再出现胡惟庸这种奸佞之相。”
“而且,几位也或多或少的收到些胡惟庸案的影响,你们还要维护这宰相制?咱是该说你们呆,还是说你们蠢?”
这时吕昶反倒是据理力争了起来。
“陛下,恕臣斗胆,这胡惟庸纵然有罪,可是这宰相制何其无辜啊。”
“自春秋以来,无不是天子坐朝,宰相治国,秦汉唐宋,无不沿用此等制度,才开创出盛唐强汉般的盛世景象。”
“这宰相制度实属废不得,还请陛下三思啊。”
朱元璋一听这话,当即就不干了,首接翻脸。
“你放你娘的猪屎狗臭癞蛤蟆屁。”
“依你的话,咱废除了这宰相制度,咱的大明就不如汉唐般强盛了吗?”
“咱朱元璋治理国家要是离不开一个宰相的话,那咱与那扶不上墙的阿斗又有何异?”
“咱今天就给你们把话撂在这了,从今天起,咱得大明朝再也不会出现什么狗屁宰相。”
“咱让你们看看咱能不能既治得了国,也坐的了朝。”
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吕昶还是不依不饶。
“陛下,您的治国能力臣等有目共睹,那必定是毋庸置疑的。”
“可若是百年之后,出现一个昏君或者弱君,到时候没人辅佐,国家危矣啊。”
“哼,那你能保证在有宰相的情况下,出现弱君,昏君,到时候这权力不会落到宰相手里?”
闻言,吕昶面色难看,却说不出什么话来。
是啊,宰相就是一个双刃剑,君强的时候,宰相或许是利国之策。
但是君弱时候,宰相就是祸国之本。
“你们这些个老顽固,咱废除了宰相制度,你们就不能想想其他能用来弥补一二的法子吗?”
片刻后,见众人迟迟不语,朱元璋也不卖关子。
“你们给咱听好了,以后中书省改名为内阁,宰相制度不复存在。”
“陛下,敢问这内阁为何?”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说道:
“所谓内阁,就是帮助皇帝处理国事,却又和宰相制有所不同。”
“还望陛下为臣等解惑。”
朱元璋点头说道:
“咱决定,从六部各挑选一名能才干吏进入内阁,帮助咱批阅奏章。”
“不过这内阁只有议政权,最终的决策权只能由咱或者太子决定。”
“内阁成立后,所有事务先由内阁进行商议,拟出一个章程,最后再呈送至太子做最终决定。”
这下一解释,所有人都明白了。
陛下这时把宰相的权利给分摊了,这内阁也只是行宰相之职,却无宰相之权。
陛下这一手,不仅大大的减轻了皇帝批阅奏章的压力,还大大提高了朝廷事务的处理效率。
而且还将权力牢牢地抓在手里,彻底的杜绝权臣的出现,简首是好手段。
“陛下,此计甚妙,可臣仍有疑问,还请陛下恕臣斗胆。”
李善长看朱元璋此时气消了许多,这才开口。
“无妨,你且讲出来。”
“陛下,若是这内阁成员,在商议之时,各持己见,争议不下之时,该当如何?”
朱元璋扫视着众人说道:
“若是因为国家大事各持己见,最终自然由咱和太子决定。”
“若是因为一些小事,就争议不下,那就证明其能力不行,那咱就换能解决问题的人来做。”
“善长,可还有什么疑问?”
李善长闻言躬身一礼:
“回陛下,微臣认为此策极为妥当,陛下不愧为千古一遇的圣明之君,竟然能想出这般好的制度。”
“此制度,用于取缔沿袭千年有余的宰相制度,再合适不过了,微臣拜服。”
李善长结结实实的一记马屁拍给了朱元璋。
虽然朱元璋知道李善长在拍自己的马屁,可这世界上有谁不喜欢听好听的话呢?
所谓马屁拍的好,容易做领导。
李善长如今的地位固然离不开他的才华,但也和他的马屁精体质脱不开关系。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既然诸位都没有什么异议,那便散朝吧!”
一旁的太监闻言,正要扯起嗓子喊退朝。
就听到朱元璋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给咱小点声喊,不知道你的声音有多刺耳吗?”
(http://www.aixiasw.com/book/ghecjj-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