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东头那间废弃的打铁棚,与其说是“技术试验站”,不如说是一个西面漏风、屋顶塌了半边、地面坑洼不平的破败废墟。寒风毫无阻碍地穿堂而过,卷起地上的尘土和几片枯叶。角落里堆满了生锈的铁砧、断裂的风箱残骸和不知名的破烂农具,散发着腐朽和荒废的气息。
林默站在这片废墟中央,身后跟着赵铁柱、老烟袋、木头,以及一脸忐忑又带着新奇的苏梅——她怀里还抱着刚刚退烧、依旧虚弱的小丫。司令员特批的“技术试验站”,其现实之简陋,与它所承载的期望和压力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就…就这?” 木头看着漏风的棚顶和地上的大坑,咧了咧嘴,下意识地紧了紧破棉袄,“林工,这地方…能干啥啊?比俺们山沟里的窝棚还破!”
赵铁柱刀疤脸紧绷着,没说话,只是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西周。他能感觉到,不远处兵工厂方向的视线,以及更远处陈远山窑洞那边传来的无形压力。司令员给的这“炉膛”,不仅破,还是个活靶子。
老烟袋却己经蹲下身,用他那布满老茧和冻疮的手指,捻起地上的一把浮土,又敲了敲一个半埋在土里的生锈铁砧,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匠人特有的光芒:“地方是破了点…但地基还算结实。这铁砧…磨磨还能用!风箱嘛…修修补补也能对付!” 他的语气里没有抱怨,只有一种面对材料的本能的盘算。
林默深吸了一口冰冷的、带着铁锈味的空气,压下心头的落差感。他环顾着这片废墟,视野右下角的系统光晕稳定地亮着,分析数据快速刷过:
【场地评估:严重破损,需加固及清理。可利用基础:坚固地基、部分金属构件(铁砧、废弃农具)。】
【任务优先级:1. 建立初级酒精提取装置(满足卫生所急需)。2. 收集分析哑火手榴弹样品(军工研究切入点)。】
【可用人力:4人(赵铁柱、李木匠/老烟袋、王木生/木头、苏梅)。信任值:初步协作(目标一致)。】
“地方破,不怕!” 林默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坚定,“咱们自己动手,把它拾掇出来!赵队长,麻烦你带木头,先把屋顶的大洞用能找到的木板、草席子堵上,好歹挡挡风!老烟叔,你看看这些破烂家伙什,哪些能修,哪些能改,哪些能当材料用!苏梅,你带着小丫,先把地上的坑填平,杂物清到一边去!” 他迅速分配了任务,目标明确。
命令一下,刚刚还茫然的几人立刻动了起来。赵铁柱二话不说,带着木头爬上摇摇欲坠的棚架,寻找能用的材料。老烟袋如同寻宝般在废墟里翻找,叮叮当当地敲打起来。苏梅找来了破扫帚和簸箕,开始清理地面,小丫也懂事地帮忙捡小石子。
林默也没闲着。他走到棚子一角相对干燥的地方,捡起一块尖锐的石片,在落满灰尘的地面上用力刻画起来。系统提供的【简易酒精蒸馏装置蓝图】清晰地浮现在他脑海中。他需要把它转化成这个时代、这个环境能理解的“图纸”。
“老烟叔,木头,你们过来一下!” 林默招呼道。两人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凑过来。
林默指着地上的草图:“看,这就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样东西——蒸锅!核心是三个部分:一个加热的大锅(甑锅),一个收集蒸汽的罩子(冷凝器),一个冷却蒸汽、让它变回液体的管子(冷凝管)。” 他用石片在地上画出大致的形状。
老烟袋眯着眼,仔细看着地上的线条,手指无意识地比划着:“加热的锅…好办,找个大点的铁锅,或者厚实的陶缸子也行…上面这个罩子…得密封好,不能漏气…这个管子…” 他皱起了眉头,“要长,还要能过气儿…最好是铜的,可咱哪有铜管?”
“铜管?” 木头挠头,“鬼子电线里扒出来的铜丝行不?咱们拆电台那会儿,不是弄了点好铜线?”
林默眼睛一亮:“对!铜丝!把铜丝紧密地绕在一根粗竹管或者打通了关节的粗树枝外面,绕成螺旋状!铜丝传热快,竹管里面通冷水,蒸汽从竹管里过,就能冷凝成水…哦不,是酒!” 他兴奋地解释着原理。
“绕铜丝?绕在竹管上?” 木头听得似懂非懂,但林默的兴奋感染了他,“这活儿俺能干!不就是缠线嘛!”
老烟袋则盯着那个“冷凝器”的形状,琢磨着密封的问题:“罩子…得有个边儿,能卡住锅口…用泥巴糊?不行,一烧就裂…用湿布裹?漏气…” 他陷入了匠人的沉思。
“用…用这个!” 苏梅不知何时也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从废墟里翻出来的、破了一半的鬼子橡胶防毒面具残件,“林工,你看这个软软的边儿,能捏变形,是不是能塞在缝里堵漏气?”
林默看着那圈老化的橡胶密封边,大喜过望:“对!就是这个!苏梅,你立大功了!这玩意儿叫密封圈!快,看看还有没有类似的橡胶件!”
试验站的第一天,就在这种热火朝天却又充满土法智慧的“拾掇”和“创造”中度过。没有现成的工具,没有标准的材料,只有对目标的执着和最原始的想象力。赵铁柱和木头用能找到的木板、树枝和破席子,勉强堵住了最大的几个破洞。老烟袋从废墟里淘换来一个缺了耳朵的大铁锅(疑似以前煮猪食用的),又翻出几块厚铁皮,叮叮当当地开始敲打,试图制作那个古怪的“冷凝器”罩子。木头则小心翼翼地用缴获的鬼子铜线,在一根手臂粗、打通了竹节的竹管上,一圈圈紧密地缠绕着。
林默是总指挥,也是救火队员。他一边用石片在地上画更详细的分解图,一边解答老烟袋关于密封角度的疑问,一边指导木头如何缠绕得更紧密均匀。他的右手伤口在反复用力讲解比划中又开始渗血,低烧带来的眩晕感也阵阵袭来,但他完全顾不上。看着一个简陋却渐渐成型的“蒸馏装置”在这片废墟上一点点被拼凑出来,一股巨大的、近乎创造的激情支撑着他。
第二天,林默带着赵铁柱,拿着司令员特批的手令,硬着头皮找到了后勤处。负责分发物资的是个一脸严肃的老会计。
“酒精?粮食?还要这么多?” 老会计推了推老花镜,看着林默递上的清单(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锅和管子),眉头拧成了疙瘩,“司令员批的?…行吧!不过林站长,丑话说前头,粮食金贵得很!你们要的这数量…可够一个班吃几天的了!要是弄不出个名堂…” 他没说完,但眼神里的质疑和警告不言而喻。
最终,他们只领到了小半袋发霉的高粱米、一小袋长芽的土豆,还有一小罐宝贵的、几乎见底的土盐。这点东西,距离林默设想的“大规模生产”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点东西…能蒸出多少酒?” 赵铁柱看着那点可怜的原料,脸色不太好看。
“先解决有无问题!” 林默咬牙道,“总比没有强!苏梅,卫生所那边情况怎么样?”
苏梅脸色黯淡:“陈医生说,消毒盐水彻底用光了。好几个伤员的伤口…开始化脓了。石头虽然不抽了,但还在发烧,咳得厉害…全靠林工你上次的…那个‘水’(酒精)擦着吊着…”
压力如同实质,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试验站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第三天,蒸馏装置在老烟袋的巧手和木头的缠绕下,终于有了个雏形。那个大铁锅架在用石头临时垒砌的灶上。歪歪扭扭的铁皮罩子盖在锅口,边缘塞着苏梅找来的破橡胶条,勉强算密封。那根缠满铜丝的竹管冷凝器一头插在罩子顶部的预留孔里(用泥巴糊住缝隙),另一头斜斜伸向一个充当接收器的陶盆。竹管中间,用绳子吊着一个小瓦罐,里面装着从山涧打来的、冰冷的溪水,用来给冷凝管降温。
整个装置看起来怪异、粗糙,充满了拼凑感,像一个从废品堆里爬出来的怪物。
“点火!” 林默深吸一口气,下达了命令。
木头立刻将干燥的柴火塞进灶膛,点燃。火焰舔舐着锅底,发出噼啪的声响。很快,铁锅里那点可怜的发霉高粱米和土豆块混合着水,开始加热、翻滚。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围在周围,眼睛死死盯着那根冷凝管出口。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锅里的水汽开始升腾,透过铁皮罩子的缝隙丝丝缕缕地冒出来。密封并不完美。
“漏气了!老烟叔!” 木头指着缝隙喊道。
老烟袋立刻抓起一把湿泥巴,眼疾手快地糊上去,烫得他呲牙咧嘴。
终于,冷凝管的出口处,开始有极细小的、断断续续的水珠渗出!一滴…两滴…缓慢地滴落在下面的陶盆里。
“出来了!出来了!” 苏梅惊喜地小声叫道。
然而,那水珠无色无味,滴落的速度慢得令人心焦。整整烧了两个小时,陶盆底部才积攒了浅浅一层,不到小半碗的量。
林默用一根干净的木棍蘸了一点,凑到鼻子下闻了闻。一股极其微弱、几乎被柴火烟味掩盖的、淡淡的酒精气味传来,非常稀薄。
“度数太低…杂质太多…” 林默的心沉了下去。这种浓度的“酒”,消毒效果微乎其微。
第一次试验,失败了。沮丧的气氛瞬间笼罩了试验站。木头泄气地坐在地上。老烟袋看着那简陋的装置,眉头紧锁。赵铁柱抱着胳膊,脸色阴沉。
“问题出在哪里?” 林默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围着装置仔细检查。密封不良导致蒸汽泄露?冷凝效率不够?原料发酵不充分?还是…蒸馏次数不够?
就在这时,试验站那摇摇欲坠的破门板被人不客气地敲响了。众人回头,只见王师傅带着两个徒弟,站在门口。老人脸上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讥诮和看笑话的神情,目光扫过那个怪模怪样的蒸馏装置和陶盆里那可怜的一点点液体。
“哟!林大技术员!这就是你‘改进’出来的宝贝?” 王师傅的声音充满了嘲讽,“忙活好几天,就弄出这点马尿?还不够喂苍蝇的吧?听说司令员特批了粮食?啧啧…真是糟蹋好东西!”
他的两个徒弟也跟着发出低低的嗤笑声。
林默的脸瞬间涨红,一股血气首冲头顶。赵铁柱的手猛地按在了腰间的枪柄上,眼神凶狠地瞪着王师傅。老烟袋和木头也站了起来,怒目而视。
“王师傅,我们还在试验阶段。” 林默强压着火气,尽量平静地说。
“试验?拿宝贵的粮食做试验?还是做这种没用的玩意儿?” 王师傅嗤之以鼻,“有这功夫,不如好好琢磨琢磨怎么解决手榴弹哑火!那才是正经!司令员让你‘改进’,不是让你玩过家家!” 他最后轻蔑地瞥了一眼那个装置,仿佛在看一堆垃圾,“林大技术员,听我一句劝,别整这些没用的花活儿!脚踏实地,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本事琢磨透了,比什么都强!哼!” 说完,他带着徒弟,扬长而去。
棚子里一片死寂。王师傅的羞辱,像一盆冰水,浇灭了所有人刚刚因为第一滴“酒”而产生的微弱兴奋,只剩下冰冷的难堪和愤怒。
“林工…” 苏梅的声音带着哭腔,打破了沉默。她走到那个陶盆边,小心翼翼地用一块干净的布,蘸了蘸盆底那一点点浑浊的液体,然后走到旁边一个堆放杂物的破木箱旁。木箱上放着几个从卫生所拿来的、用过的、带着血污和脓迹的脏纱布团——这是苏梅特意留下来,想试试酒精效果的。
在众人注视下,苏梅用蘸了“酒”的布,用力擦拭着其中一块脏纱布上的血污。
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
那原本顽固粘附在纱布纤维上的、己经发黑干涸的血迹,在布片的擦拭下,竟然…溶解了!虽然擦拭过的地方留下了淡淡的黄色印痕(杂质),但大部分的血污确实被擦掉了!效果远比只用清水擦洗明显得多!
“林工!赵队长!老烟叔!你们看!” 苏梅惊喜地举起那块被擦拭过一部分的纱布,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它…它真的有用!能擦掉脏东西!比水强多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块纱布上!那被擦拭干净的部分,在昏暗的光线下,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微光!
林默猛地冲过去,接过纱布仔细查看。虽然浓度低,杂质多,但它确实有溶解有机污渍的能力!这就是酒精最基础的消毒清洁作用!在这个连盐水都匮乏的地方,这一点点效果,就是救命稻草!
“度数低…杂质多…但…它有效!” 林默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一种被证明后的狂喜!他猛地抬头,看向沮丧的众人,眼中重新燃起火焰,“王师傅说这是马尿?放屁!这是能救命的水!是我们的第一步!密封不好?那就加厚泥巴!多缠几层布!冷凝不够?那就多换冷水!多烧几次!提高浓度!原料不够?我们去挖野菜根!找野果子!凡是带点甜味的,都行!”
他指着那个简陋的装置,声音斩钉截铁:“知识,就是武器!这个破玩意儿,就是咱们的第一杆枪!它可能不好看,可能不顺手,但它能杀敌(病菌)!能救人!这就够了!老烟叔,密封交给你!木头,继续缠铜丝,想办法加长冷凝管!赵队长,苏梅,发动能动的战士和乡亲,去挖野山药、找冻柿子!所有能发酵的东西,都给我找来!”
“干!” 赵铁柱第一个响应,刀疤脸上杀气腾腾,仿佛要去跟鬼子拼命,“老子倒要看看,是王老头那张嘴硬,还是咱们弄出来的东西硬!”
老烟袋浑浊的眼睛里也重新燃起了光芒,他抓起地上的湿泥巴,走向那个漏气的罩子:“交给我!保证给它糊得严严实实!”
木头二话不说,抓起铜丝和竹管,跑到一边琢磨去了。
苏梅抱起小丫,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林工,我这就去找人挖山药!”
失败的阴霾被那一点点溶解的血污驱散。王师傅的羞辱,反而成了点燃斗志的燃料。在这片破败的废墟里,在无数怀疑和敌意的目光下,林默和他的“薪火”团队,用最原始的方式,笨拙却坚定地,打响了知识转化为力量的第一枪。
蒸馏炉的火焰,再次熊熊燃烧起来,映照着几张布满汗水却无比专注的脸庞。那滴落的、浑浊的液体,不再是失败的象征,而是希望的露珠,是燎原之火的第一颗火星。
(http://www.aixiasw.com/book/ghh0ad-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