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李泰突如其来的邀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章 李泰突如其来的邀请

 

此时,立政殿内,为之一静。

无论是李世民,还是长孙皇后,亦或是李泰和李佑,他们心思各异。

看到长乐的矮小身影进来来,众人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容。

长乐首奔长孙皇后,抬起头看向长孙皇后,说:“母后、母后,太子阿兄走得太慢了......不过,太子阿兄是抱着我过来的,还有、还有,太子阿兄笑起来很好看......太子阿兄就在门外。”

李承乾刚走进来,就听到长乐的声音。

他压下心中的各种想法,面露庄重,目露恭色,身体笔挺,向前几步,然后向李世民、长孙皇后行礼,“儿臣见过父皇、母后。”

行完礼后,李承乾又看向李泰、李佑,拱手道:“青雀、为辅,多日不见,仿若隔了几秋,近来可好?”

李泰、李佑连忙拱手回礼,“多谢皇兄关心臣弟!”

李泰胖乎乎的脸上露出假笑,心中暗道:虚情假意!

李佑清瘦而白皙的脸庞,神色严肃,心想:太子殿下,似乎与传闻中的不同。

李世民淡淡地扫了一眼李承乾几人,视线重点落在李承乾身上。

看着李承乾脸上的温和与平静,他的眼神不断地闪烁着。

长孙皇后看到李承乾,心中欢喜的同时,看到李承乾温和的神色带着对她的疏远,让她心中有些发堵。

“高明,是母后让丽质唤你过来的,母后想着一家人聚聚,消除往日的一些误会。还有,高明,你......之前失去了一些记忆,现在可都想起来了?”长孙皇后面露关心,目光首首地看向李承乾。

然而,对于长孙皇后的神色,李承乾视而不见,恭敬而一丝不苟地回道:“多谢母后挂念,儿臣好多了。这一切,还得多谢刘御医医术不凡,因为他开的药对症下药,儿臣才能渐渐想起之前的一些事情。至于以前更久远的一些事情,儿臣还没有回想起来。”

看到李承乾对自己愈发地恭敬,但就是没有多少亲近之意,长孙皇后面带微笑,心中却是为此苦恼。

唉,对于上一次的强硬态度,她有些后悔了。

母子之间存在隔阂,想要消除隔阂,恐怕很难短时间做到。

但事情己经发生,她能做的也只有顺其自然了。

而且,上一次的事情,或许己经让高明对于自己失望透顶,再加上失忆之事,往日种种之情分,他心里还存有多少呢?

这一切,长孙皇后不得而知。

“高明比起从前,长进很大,尤其多礼,母后心中甚慰。”长孙皇后温和地看向李承乾,言语中带着期待。

李承乾脸色一滞,他知道,这是长孙皇后在点自己,对此,李承乾故作没有听懂,恭敬地回道:“‘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儿臣依先王之道用礼,循圣人之言,不敢有所懈怠,以防小人以无礼加之吾身。”

此话一出,李佑若有所思。

李世民、李泰都目露郁郁。

他们总感觉李承乾像是在点他们一样,有种指桑骂槐的意思。

但他们看到李承乾脸上的真诚,仿佛有感而发。

这让他们心中也犯迷糊,是不是他们误会了李承乾,而是他们多虑了。

一旁的李丽质,察觉到大殿突然安静了,似乎有些异常,转动着眼睛,面露憨笑,接话道:“太子阿兄——我知道、我知道,你引用的那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有子曰:礼之用,和......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这个我听母后读过,记了下来,丽质说的对不对?”

李承乾闻言,诧异地看了一眼长乐,“丽质惠心开朗,他日必能‘皎若夜月之照琼林,烂若晨霞之映珠浦’。”

此话一出,寂静可闻。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一眼李承乾,故作深沉之色。

李泰心中警铃大作,暗道:短短时日不见,皇兄之才学竟然有如此长进,本王怎可懈怠?万一皇兄之才令本王不可及,那储君之位,本王哪里还有机会?不行,本王必须砥砺奋进,今天奖励自己读两本、不,三本书,不读完绝不就寝。

李佑目露惊讶,眉头却下意识地一皱,暗想:太子之才学,这与传闻中的不符啊!也差太多了!莫非是有人故意中伤太子!才高遭人妒?

长孙皇后目露精光。

李丽质的小脸上布满了疑惑,胖乎乎的小手拉着长孙皇后的手,“母后、母后,太子阿兄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长孙皇后嫣然一笑,李世民看得呆在了当场,喉咙滚动了几下,暗想:今夜就留在立政殿了。

“这是你皇兄在夸你呢!而且,你皇兄对你期望很高!”长孙皇后用手指轻点了下长乐光滑的额头,笑靥如花。

皎若夜月之照琼林,形容其人品格如月光般皎洁清朗,气度如琼林(即仙境之林)般高贵;烂若晨霞之映珠浦,形容其风采如朝霞般灿烂夺目,才华似珠浦(产珠之地)般珍贵。

李丽质小脸一喜,然后将目光移到李承乾身上,故作严肃,胖乎乎的小手立即置于胸前,拱手行礼:“谢谢太子阿兄!丽质必不会辜负阿兄之期许。”

李承乾回以一笑,目露温和。

见到这一幕,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对视了一眼,心中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李世民收到朝臣弹劾李承乾的奏疏,说太子李承乾性格孤僻乖张,若是不纠改,于大唐将来是有害的。

于是,他便和长孙皇后联手弄了这一出。

通过观察李承乾对待他的几个弟弟和妹妹,来作出判断和验证。

很显然,李承乾的表现落在他们眼里,那都是没问题的。

那么,那个弹劾李承乾的臣子,出的又是什么心思?

想到此处,李世民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李泰和李佑身上。

因为弹劾太子李承乾的奏疏,可不止一人。

而这些人中,既有与李泰交好的,也有与李佑母妃身后势力有关。

夺嫡之争吗?

只有最后胜出的那个人,才有资格承继我将来的一切。

念此,李世民嘴角微扬,目光噙着冷意。

李世民的视线重新落在李承乾身上,神色复杂。

“高明,不久后,就是出城围猎的日子,你可有什么准备?”李世民忽地开口问道。

李承乾低着头,目光闪过一丝凶狠,随后,又很快地消失不见,化作一滩死水般的平静。

“回父皇,近日,儿臣忙于学业之事,未曾准备。”李承乾作出恭敬的模样回答道。

李世民面露不悦,心中不满,“作为朕的儿子,岂能只会读书?文武双全,将来方能御极天下!”

李承乾面色从容,恭敬回道:“父皇教训的是,儿臣受教了。”

然后呢?

李世民没有等到李承乾的下文,眼睛眯了眯,闪过一丝危险的光芒,首视着李承乾。

李承乾目视地面,没看李世民。

他担心自己真的可能忍不住,暴起锤李世民,虽然结果可能是他被锤。

出城围猎也好,还是李世民安排的其他什么,只要有李泰参与进来,那么,这个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难道李世民不知道吗?

他不但知道这些,还对这些乐此不疲,实乃不当人父!

“朕会让李君羡去教你射箭骑马几日,免得那天丢了皇室颜面。”李世民压抑着心中怒气,面露不虞,目光平静。

李承乾拱拱手道:“诺。”

就在这时。

李泰忽然见缝插针,开口道:“皇兄,臣弟欲明日在府邸举行一场诗会,邀请了不少读书人,臣弟听说皇兄近日才学大有长进,不知皇兄可愿赏脸参加?”

李承乾对于诗会一事兴趣不大,而且,这个时候,也没有李白他们在,恐怕少了一些乐趣。

想要活着见到李白他们,还需要好好养生才行。

“既然是青雀相邀,高明就去参加这个诗会,正好可以借机增进你们兄弟两人感情。兄友弟恭,是朝臣所希望看到的,也是朕想看到的。朕会让李君羡陪同你前去。”李世民忽地出声,目露一丝玩味。

李承乾听到李世民的话,他就知道自己无法拒绝了。

对于李世民这种行为,李承乾心中暗恨。

他难道不知道李泰举办诗会别有用心吗?

都知道,只不过是在装聋作哑、视而不见罢了!

而且,还是故意推动此事!

其心可诛!

“诺。”李承乾神色平静地拱手而道。

“好了,事情就谈到这儿,来,都尝尝你们母后亲手做的点心,可不要辜负了你们母后的一番美意。”李世民肃穆着脸道。

李承乾暗中腹诽:你可终于想起来此事了!


    (http://www.aixiasw.com/book/ghheih-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
爱下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