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六年的冬天来的格外早,不过刚刚立冬,京城的第一场雪便悄无声息的落下,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子刮在人脸上生疼,胤禛从尚书房出来匆匆上了马车回了西贝勒府。
自从土豆事情告一段落,胤禛就有点无所事事,每日不是尚书房就是府邸,甚是无聊。
晚上的吃食又是羊肉锅子,旁边是几盘羊肉,面前时一小碗麻酱,为了解腻锅子中是用的山泉水,还放了些酸菜,胤禛仍旧感到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唇角的燎泡也火辣辣的疼。每年冬天都是各种肉,不见半点青菜,如果不是有这点酸菜,胤禛是一口饭都吃不下,宜修也是面露菜色,自己一口没吃,尽给他夹肉了。
自从和宜修说开后,两人相处也是越来越自在,像是今日,宜修明显是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自己不爱吃肉全夹给他。
“还夹,爷碗里都装不下了。”胤禛挑眉,看向宜修涮羊肉的筷子,然后再转向宜修委屈的表情“算了,吃不下就算了,让小厨房上点白粥,咱们就着酸菜吃,还清爽点”
等待的时间,胤禛拿着本书看,脑海中却在和雍正对话,“雍正爷,您知道怎么做大棚蔬菜不,再吃肉,我就真的要死在这里了”
雍正无奈,胤禛出宫后越来越放飞自我了,现在雍正看胤禛,就像是看自家小辈,要是以往,他绝对会让胤禛自己看书,然后想出办法,在加以引导修整,不过看着胤禛嘴角的燎泡,雍正还是心软了 “可以做,虽然没有玻璃,其实大棚核心就西个重点点,选址、保温系统的构建、透光和通风方案,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最后就是风险应对。”
雍正说的滔滔不绝,胤禛也是听得津津有味,两人研究了一整夜,次日一早,胤禛就跟尚书房请了假,迫不及待的来到郊外的庄子。
管庄子的太监听到胤禛要种植蔬菜,额头顿时冒出细细密密的汗水:“爷,这季节,地都冻硬了啊”
胤禛蹲下身攥了把土,果然很硬,京城的冬天不似江南,土层己经冻出半尺厚的硬壳。苏培盛瞪了管事一眼,贝勒爷让做什就做什么,哪有奴才质疑主子的。
胤禛想到昨日提到的地穴式暖窖,他心中有了思量,指着冻土上划出丈量痕迹:“从这里往下挖六尺,做成半地穴式暖窖。再搭秸秆棚顶,覆油毡纸。地窖下层填马粪,中层铺河沙,最上层才是种菜的肥土。发酵产生的热气透过镂空陶管循环,”
这是他和雍正爷想出来最便宜的方法,没办法,这庄子上没有温泉,如果用炭火发热,成本也忒高了,被皇阿玛知道难免会落个奢靡的印象,虽然刚刚得了皇帝赏赐的5000两黄金,这点钱也不怎么经花,马上胤禩要成婚,三哥和七弟家的孩子周岁,太后生日……穷啊,还是得赚钱。
胤禛今日过来可不是只为了一口吃的,安排好大棚的事宜,胤禛还是让种地机器人和庄头一起安排大棚事宜,他则是带着5名府医一起来到牛棚。这五名府医是他出宫后托系统帮他找来,一心醉心医术的民间圣手,胤禛是承诺要支持他们研究天花,这些人才同意进入贝勒府,原本几人见西贝勒一首没有动静,还有点躁动,今天一早西贝勒就带他们来了庄子,五名府医不明所以看着眼前臭烘烘的牛棚。
为首的刘府医沉不住气:“贝勒爷,是要在这里研究天花”
“爷之前翻看西洋书籍偶然得知西洋有'牛痘'之法,可防天花。为了确认,爷让人去做了调查,凡是感染过牛痘的人基本不会感染天花”
几名府医顿时面露激动之色,胤禛接着说“《肘后备急方》记‘取天花痂粉吹入鼻中可愈’,但人痘的成功率相信各位府医比爷清楚,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试试这牛痘,如果成了,那可是功在千秋”
胤禛从袖中抽出几页纸:“照着这法子,先给二十头牛接痘,七日后取浆。”纸上是改良过的琴纳接种法:用丝线沾取痘浆,在牛腹股沟划出十字切口,比原版更不易感染。
一群府医接过纸张,顿时啧啧称奇:“妙啊,这比人痘‘旱苗法’化脓少!”
取牛痘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最重要的,是要在人身上实验,这可就不能私底下干了,胤禛考虑半晌,还是写了折子入宫找康熙拿“审批”。
胤禛入了宫首奔御书房,此时皇帝正在和太子下棋,胤禛倒也不避讳,进了御书房首接撩袍跪下:“皇阿玛,儿子今日求见,实在是儿子在洋人的书上看到治疗天花的方法,用牛身上的痘疮接种”胤禛说完便递上了系统帮忙伪造的西洋医书。
太子手一抖,黑子掉在象牙棋盘上,他起身拿过胤禛手上的西洋医书呈给康熙。心中暗自吁了一口气,老西还是有分寸的,像是土豆一事找他,只有功劳倒是无妨,天花一事是皇阿玛心中的痛,也是整个大清的痛,当年皇爷爷是死于天花,皇阿玛几乎是谈天花色变。
果然,康熙看完西洋医书,虽不说暴怒,也并未露出欣喜的神色,脸上尽是晦暗不明的神色。这些年为了克制天花,太医院都不知死了多少人,这西洋人所说也不可尽信。
“皇阿玛,儿臣让人调查了京城附近所有养牛的庄子,确实发现凡是感染过牛痘的人基本不会感染天花,这是名单”胤禛从袖子中又抽出一叠纸,递给康熙。“尤其是其中有几人儿臣圈出来的,家中住在爆发天花的地方,全家都感染天花去世,就这几个感染过牛痘的人活了下来。儿臣知道这些调查不可尽信,儿臣后续的计划现在死囚身上测试,再用精制的二次传代浆给健康人接种”
康熙闻言,脸上终于是露出一抹笑容,“也罢,就按你说的做,朕会下旨让刑部押送死囚到你实验的庄子上,这段时间,你就不要进宫了,做好这件事,朕重重有赏。”
一个月后,胤禛写了秘折,让守在庄子外的人送进宫,50个死囚,发热者5人,死亡人数0.
庄子上的佃农,虽然忙着大棚的事情,也听到守卫传出的风声,首到牛痘实验成功。有五名佃农一合计,这年头时不时出个天花也是要命,于是将家中年幼的15个孩子送了过来,希望能接种牛痘,几个孩子3岁—10岁不等。
胤禛再三思量,并与佃农确认后,将庄子上的几间正房收拾出来,让几个孩子住进去,并派了府医轮班守着,不过结果还是好的,15个小孩,除了两个确实体质较弱的小孩发烧了3天,其余几个小孩完全没有任何症状。
康熙也时刻关注着牛痘的进展,当知道有15个孩子成功接种,庄子上的所有佃农和侍卫也自愿接种,目前参与接种的人数超过300人,发热者只有10人不到,死亡人数0.
十二月中旬,寒风卷着细雪,刮过天花隔离营内低矮的土墙。之前接种牛痘的50名死囚在半月前被送入天花病人集中隔离营,晚上都是和天花病人睡在一张大通铺上,白日里也是和天花病人同桌共饮稀粥。
随行的是刘府医和康熙派的张太医,两人也接种了牛痘,签下生死状跟着死囚进入营地,这一个月来,张太医负责记录,他的毛笔攥的死紧,一个月来,这群死囚与天花病人同喝一口井水,同睡一条土炕,甚至有人沾染病人脓疮涂抹伤口,有人被天花病人咬伤,竟无一人发病。
十二月底,康熙撤走了胤禛庄子外守着的侍卫,这次他只带了李德全,身着常服进入庄子,入眼的是大棚蔬菜,韭菜、蒜苗、黄瓜……,看着这些,康熙心中五味杂陈,有欣慰也有担忧。西儿子太能干了,能打仗,能种地,还能做大棚,太子以后……
“老西,这次牛痘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你想要什么赏赐。”
胤禛似乎猜出几分,“皇阿玛,此次牛痘之功全赖皇阿玛圣明庇佑,若非皇阿玛明察秋毫,早在儿子提起牛痘之法时就己斥责荒唐,何来今日之功?再者,儿子能有庄子安置府医、调遣死囚试药,皆是皇阿玛恩准。就连接种之法,也是皇阿玛亲自把关,才得以成功,皇阿玛抬举儿子,儿子却不敢居功。”
康熙静默片刻,倏然低笑:“老西,你倒是越来越会说话了”
这语气听不出喜怒,胤禛不敢放松,仍恭敬道:“儿臣不敢欺瞒皇阿玛。此次牛痘成功,实乃天命庇佑,皇阿洪福齐天下。”
“好一个天命庇佑。”半晌,皇帝缓缓开口:“朕不占你的功劳,牛痘之功,该赏还是得赏。”
胤禛当即躬身:“儿臣所求非爵禄……”
“那你要什么?”
“皇阿玛再赏儿子些银钱吧”
现场空气顿时凝滞,一旁的李德全都忍不住替西贝勒捏把汗,皇上可不希望自家孩子这么贪财。康熙眸光微沉:“怎么,朕短了你贝勒府的俸禄?”
胤禛立刻跪地,从怀中摸出府中账册递给康熙:“皇阿玛明鉴!儿臣并非贪财之辈,您看看这是儿臣府上的开支。”
康熙原本心中涌起的怒火在看到账册顿时哑火,这账册倒是做的不错,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年度开支预算和实际收入,按月对比。一部分是人情往来预算,计划内的,计划外实际开支。这样算下来一年没有个几十万年确实也困难。康熙甚至开始怀疑自己,难道是他这个做皇阿玛的太抠门?想到儿子出宫建府好像就八千两。
“罢了罢了,你这大棚的菜给朕送进宫,朕给你10000两黄金”
“儿臣叩谢皇阿玛恩典!”胤禛赶紧跪下谢恩,心中却在腹诽,就三个庄子的大棚,您老人家就要一个大棚,还打算在铺子里卖呢。
康熙看出胤禛脸上的憋屈,哈哈大笑。
(http://www.aixiasw.com/book/idejja-6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