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她正跟随族人采购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听闻了卸岭魁首陈玉楼开仓赈济灾民的善举后,范弥荔便对他心生好感,觉得他是个值得结交的不错人物,本还打算找个合适的时间去结识一番,却未曾料到,这么快便迎来了与他的第二次相见。
此刻,她躲在暗处,静静地观察着陈玉楼等人。虽心中对陈玉楼早有结交之意,但此刻并未贸然上前攀谈。
她将刚刚被陈玉楼等人套过话的几个村民唤到暗巷。 村民们见是圣女相招,赶忙恭敬地围拢过来。
范弥荔轻声询问:“刚刚那几个人都跟你们打听了些什么呀?”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将陈玉楼等人询问山中路径、对瓶山的好奇以及借看风水之名旁敲侧击的种种情形,详细地告知了范弥荔。
范弥荔微微皱眉,结合村民们的描述,她敏锐地判断出,陈玉楼一行的目的极有可能是瓶山古墓。
那座古墓,范弥荔小时候就充满好奇,曾不止一次问过村里的老辈们。据老辈们讲述,这座古墓有着极为神秘的过往。
传说,这里曾经是宫里贵人炼丹的场所。为了炼制神奇的丹药,当时漫山遍野都种满了珍稀草药,还驯养着无数令人毛骨悚然的毒虫。
那些毒虫被刻意豢养,毒性之强,使得方圆千里都仿佛被诅咒了一般,常人根本不敢靠近,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禁地中的禁地。
若不是历经这么多年的朝代更迭,世事变迁,他们的寨子恐怕至今都还会对那片区域避之不及。
毕竟,他们寨子原本距离此地十万八千里之遥,关于古墓的种种,也都是辗转听闻而来。
然而,不管是哪个版本的传说,到最后无一例外都是以“不要靠近”作为结尾。不难想象,那必定是个极其凶险,暗藏无数危机的地方。
范弥荔自幼便对蛊虫研究颇深,小时候就察觉到一件事:独属于他们这边两个寨子的怒晴鸡,有着独特之处。这种鸡竟长着与人一样的眼皮,而且极为奇特的是,只有在靠近瓶山的这片区域才有,稍微距离远一些的地方,便再也见不到这个品种。
她琢磨着,这一奇特现象背后必有缘由。大概率而言,这就意味着在不远处的瓶山里,存在着与怒晴鸡相关的生物循环。
要么是山里有能吸引怒晴鸡的食物,要么就是山里存在着让怒晴鸡不得靠近的天敌。
再联想到瓶山间那终日缭绕的朝云彩雾,以及那些流传的神秘传说,范弥荔觉得,山里存在大量毒虫的可能性最大。
结合鸡的特性,这毒虫极有可能是蜈蚣蝎子一类。
如此一来,怒晴鸡便是一道天然的生物屏障,有效地拦截了毒虫向外扩散的可能。
正因如此,从她小时候起,就大力鼓动村民多多养殖怒晴鸡。在她 13 岁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把鸡往瓶山那个方向放逐,目的便是利用怒晴鸡来扼制毒虫的繁衍与扩散。
毕竟,就原本村里仅有两三只怒晴鸡的可怜数量,说不定不等她长大带领村里走向富裕,整个村子就先被山里的毒虫给灭了。
陈玉楼等人来意不善,目的地瓶山古墓又凶险万分。作为这一方土地的“地主”,且对陈玉楼开仓放粮救济百姓的善举心怀敬意,她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坐视不管,得尽一尽“待客之道”,好言相劝这位乱世中的好心人,莫要踏入那危险的境地。
她整理了一下衣装,从暗处缓缓朝着陈玉楼等人所在的方向走去。
(http://www.aixiasw.com/book/idh0df-8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