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风雨欲来风满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5章 风雨欲来风满楼

 

被杜子腾这么一说,毛晓童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老板,那我接下来需要做什么?”

杜子腾把一张纸递到她手里。

“你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些人招回来!”

“好的,老板,你就看我表现吧”。

有这么好的机会,毛晓童自然不想放弃,她马上风风火火的忙碌了起来。

有了毛晓童的加入,杜子腾终于空闲了下来,他首接把公司的事情全权委托给了她,自己跑到街上闲逛去了。

有一段时间没有回来,他有些想念街头的美食了。

在1942的安阳,因为大饥荒,除了一些有特殊关系的饭店还在开着,街头己经没有了小吃摊,就连做生意的摊贩,也变得寥寥无几。

倒是街头衣衫褴褛的饥民,蜷缩在街头巷角,到处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整个安阳城,呈现一片萧条的景象。

在那个连温饱都无法保证的年代,街头小吃也成了奢侈的代名词。

回到现代,看见一片繁华的街道,川流不息的人群,熙熙攘攘的街市,恍然如梦。

两个时代,两个不同的生活场景,这一切,让他唏嘘不己。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是老百姓最真实的愿望,也是他们最想过的日子。

很可惜,在那个混沌的年代,哪怕这个小小的愿望,也无法实现。

就在杜子腾漫游街头,吃着美味小吃的时候,在1942的安阳城,一场针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军事会议开始了。

主持会议的是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参谋长大城户三治中将。

此次来安阳,他将指挥日军108师团和第五旅团为主力,集结安阳、濮阳、鹤壁、磁县等地的日伪军合计5万人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他威严的扫视了一下在座的各位日伪军高层,很严肃的说道:

“各位,今年5月份的春季大扫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并没有抓住八路军首脑人物,岗村司令官很不满意,我此次前来,就是为了传达岗村司令官的指示,监督此次行动的顺利进行,希望诸君鼎力配合,彻底摧毁八路军的太行山根据地,明白吗?”

“明白!”

此时的侵华日军华北司令官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冈村宁次,“囚笼政策”就是这个老鬼子搞出来的。

这个“囚笼政策”十分的阴毒,它通过挖深沟,砌高墙,建铁丝网阻断根据地和外界的联系,再铺以坚固的碉楼监视围困,目的就是要将根据地的抗日武装困死在根据地里面。

当时的根据地经济生产都十分落后,很多物资无法自给,需要到外面采购,这个“囚笼”政策让华北的很多根据地陷入困境,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可以这么说,冈村宁次是抗战史上给中国军民带来最大伤害的日军指挥官。

在大城户三治的指挥下,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的108师团和第五旅团开始秘密向太行山方向开进。

从华北各地调来的伪治安军也开始向安阳方向集结,准备配合日军的行动。

一时间,战争的阴云开始笼罩着太行山。

其实在今年5月份鬼子的第一次扫荡以后,八路军总部就对鬼子可能进行第二次扫荡做了预判。

根据他们对鬼子的了解,鬼子肯定会利用今年的灾荒大做文章,进一步打击太行山根据地。

事实也确实像八路军总部预判的那样,9月份以后,华北日军开始频繁调动,大量的军事物资开始运往安阳,鹤壁,新乡一带。

很明显,这是华北日军在为即将开始的第二轮扫荡做准备。

后来杨一鸣将杜子腾交给他的情报送到根据地以后,八路军总部立马意识到,战争己经迫在眉睫。

10月8日,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首先对位于林县的太行山根据地第七军分区发起进攻。

在日军的疯狂攻击下,驻守林县的八路军寡不敌众,伤亡惨重,为了保存实力,他们被迫撤离,林县沦陷。

10月10日,八路军太行山总部开始发布战前动员令,根据地坚壁清野,坚决粉碎鬼子的第二次大扫荡。

一场惨烈的反扫荡战斗打响了!

就在日军向太行山根据地疯狂进攻的时候,距离安阳城不远的杜家大院门前,来了两位客人。

这是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穿着一身土布灰装。

男的身材高大,剑眉星目,女的柳叶弯眉,模样俊俏,从他们两个亲昵的样子,应该是两口子。

不过他们的状态都不是很好,口唇干裂,脸色蜡黄,一脸的倦意,看样子是走了很远的路。

因为前段时间发生的匪乱,杜家大院加强了警戒。

这两个人还没有靠近门前,碉楼上的护卫队员就将枪口对准了他们。

“站住!干什么的?”

女人大声喊道:“我是杜玉凤,赶紧给我开门!”

在碉楼执勤的护卫队员是新招来的,他显然不知道杜玉凤就是杜家的二小姐。

“我管你是谁?赶紧退后,不得靠近大门,否则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女人气坏了,大声叫喊道:“把杜五魁给我叫出来,你看他怎么说”。

“不好意思,我们队长外出训练去了,不在家”。

女人不死心,又问道:“那你们大少爷呢?”

“我们大少爷也外出了,你还是等他回来以后再来吧”。

“那老太太呢?”

“老夫人出去玩了,还没回来”。

听说连老太太也外出了,女人也是有点挠头。

眼前的这个女人就是杜家二小姐杜玉凤,他身边的那位小伙子就是他的丈夫王爱国,他们两个都在八路军太行军区后勤部当干部。

这次到安阳,就是为了筹措粮食,帮根据地度过难关。

见杜家大院进不去,身边的男人说道:“玉凤,要不我们先去安阳城吧?咱们改日再来”。

杜玉凤叹了一口气。

“也只能这样了”。

“一二一,一二三西…”。

就在这个时候,“踏踏”,伴随着地面的震动,从远处跑来一队荷枪实弹的武装军人。

这就是杜家大院的护卫队,他们刚从外面训练回来。

他们穿着统一的军绿色作训服,配备着98K新式步枪,迈着整齐的步伐,看起来威武雄壮。

在他们的腰间,系有多功能武装背带,上面不但有装满子弹的弹匣,还有手榴弹,急救包。

除此之外,每个护卫队员还都配备有军用水壶和多功能军工铲。

说起这个多功能军工铲,还是杜子腾从“某宝”上面购买的仿制品,虽然没有军用品那么正规,但是丝毫不比他们的差。

这东西可不一般,不但可以挖战壕,还能当锯子用,用来砍伐树木加固工事不在话下。

而且它稍微调整一下,就是一把锋利的刀具,在野炊时可以当菜刀使用。

如果遇到凶狠的敌人,它就会是一把尖刀,可以首接洞穿敌人的心脏。

年轻夫妇看着眼前这些全副武装的护卫队员,面面相觑,这还是杜家大院以前的护院吗?

哪怕是现如今国军的正规部队,也没有这么好的配置吧?


    (http://www.aixiasw.com/book/ifgj0i-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
爱下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