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万事开头难,一个新的地方,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杜子腾也是脑壳有点疼。
他把这些事情全丢给了杜五魁,自己跑到山脚下,迎接自己的老娘和几个姨娘的到来。
其实在他带人冲进太平寨的时候,他就派人去通知了还在山谷中待命的一中队,命令他们护送家眷来太平寨。
很快,一中队护送着车队来到了太平寨的山脚下。
“儿呀,这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老太太看着眼前陡峭的山路,目瞪口呆,其他几个姨娘更是花容失色。
估计她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居然会落到这个地步,还要跑到山里来避难。
杜子腾知道她们养尊处优惯了,都没有吃过苦,对这里的环境有些抵触,他只好耐心的解释。
“娘,现在时局动荡,外面很不太平,反而是这偏僻的山沟沟里面,会更加的安全”。
老太太不傻,看见杜子腾一身的硝烟气息,再加上衣服上的斑驳血迹,就知道杜子腾为了拿下这个地方,肯定是经过了一番血战。
她拉着杜子腾的手,泪流满面。
“儿呀,真是难为你了,你放心,娘和你的几个姨娘绝不会拖你的后腿,都听你的安排就是”。
“娘,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没有别的要求,就希望你们平平安安的。”
杜子腾很高兴,没想到老太太深明大义,不要自己劝慰,就己经想通了。
其实老太太活了大半辈子了,什么事情不知道呀。
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可是现在这世道,要想活下去,也只有这些隐蔽的角落可以苟延残喘了。
虽然几个姨娘满脸的不情愿,但是老太太都发话了,只能是捏着鼻子跟着杜子腾上了山。
无论是太平寨的绝壁通道,还是通往主寨的铁索桥,都让上山的女人们骇然失色。
因为女人们害怕,老太太和刘欣怡都是杜子腾亲自背过去的。
至于几个年轻的姨娘,杜子腾实在不好意思背她们,就安排了几名护卫队员用滑竿把她们抬了过去。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这话一点也不假。
几个年幼的妹妹和他的两个女儿,第一次从平原来到大山,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一个不注意就到处跑,似乎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这里的危险,弄得杜子腾也是很头疼。
这里可不是安阳的杜家庄,到处悬崖峭壁,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坠入万丈深渊。
他决定要尽快回到2024,采购一批建筑材料,将太平寨的周边都装上护栏,把太平寨打造成一个安全舒适的5A级景区,不对,应该是五星级的家!
看着西周的悬崖峭壁,几个姨娘愁容满面。
“子腾呀,这地方如此凶险,走路都得小心翼翼,以后我们进出该怎么办呀?”
杜子腾安慰道:“你们不要着急,短时间内出行确实有些困难,你们先克服一下,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
其实关于进出山寨的问题,他己经有了打算。
他准备回2024以后,带一些钢丝绳过来,模仿怒江的少数民族,做一个简单的溜索车。
这样既可以坐人,又可以运东西,太平寨的出行也会变得更加方便。
你别看太平寨外面地势险峻,想找一块平地都难,但是在太平寨的主寨区,里面还是蛮平坦的。
这里除了南面地形稍微陡峭一点,其他地方都是平地,不是杂草丛生的草原就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主寨区面积有将近20平方公里,长5000米,宽约4000米,形状就像一个长方形的城堡。
如果仅仅是居住的话,这里就是住上十万人,都不是问题。
实事求是的说,这里位置偏僻,又地处深山,加上其险峻的地形,是乱世之中绝佳的避难所。
从那栋历史悠久的关帝庙就可以看出,估计在很多年以前就有人像他们一样,为了躲避战乱,来这里隐居。
这里不但有大片曾经开发的土地,还有成片荒芜的农田,估计就是以前在这里居住过的先民留下来的。
让他感到惊喜的是,在这片荒芜的农田里面,他居然发现了大片的水塘,里面还有鱼儿在游动。
在这个大旱灾的年代,再没有比水源更宝贵的东西了。
顺着农田的流水,杜子腾找到了位于太平寨深处的一个湖泊。
这个湖泊掩映在一片苍翠的森林之中,在这里,随处可见参天的古树。
这些古树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树干特别粗大,几个人都抱不过来,树干首冲云霄,估计有十几米高。
湖泊虽然不是很大,也就一千多平米的水面,但是水很深,绿茵茵的看着有点吓人,里面还能看到有鱼儿在游动。
看着眼前的这个湖泊,杜子腾很是高兴。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有了它,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才会有希望。
这里有山有水有农田,即便是他没有金手指,也能靠着这里的资源活下去。
这么美丽的地方,说是世外桃源也不为过。
也不知道这过山风是怎么混的,这么好的地方,居然不会利用起来,白瞎了这么好的资源。
现在,他杜子腾来了,他一定要把这里建设好,让这里成为太行山最耀眼的地方。
不过搞生产建设也是需要人才的,太平寨现在是百废待兴,不但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也需要大量的人才。
无论是建房子,种田地,搞养殖,还是开加工厂,都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所以杜子腾一打下太平寨,就安排杜五魁去山外面招人。
大灾之年唯一好处就是招人方便,每天从太行山脚下经过的逃难人群络绎不绝,根本不用担心招不到人。
因为今年豫省大旱,再加上小鬼子的压榨,导致沦陷区民不聊生,百姓不堪其苦,都在向西北方向的国统区逃亡。
老百姓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活下去。
杜五魁上午下山出去了一趟,下午就给他带回来了一百多号人。
这些人大都是附近逃难的农民,一个个饿的跟皮包骨似的,面黄肌瘦,走路都在打转,感觉风一吹就会倒,看着都让人揪心。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杜五魁只是在路口熬了一大锅疙瘩汤,就把这些人给带回来了。
(http://www.aixiasw.com/book/ifgj0i-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