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建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6章 大建设

 

一首以来,有关太平寨物资的来源,杜子腾都是以海外关系做托辞,谎称自己和国外的大财团有秘密来往,通过他们的渠道,自己才能拿到这么宝贵的粮食和物资。

最开始的时候,他的这个解释,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

可是随着他弄来的物资越来越多,慢慢的,大伙都相信了他的解释。

那个时候的神州大陆,战乱频发,军阀混战,商路阻隔,物流不通。

在那个年代,有能力在这个乱世来往自由做生意的,也唯有那些势力庞大,手眼通天的外国财团。

或许也只有这样,才能完美解释杜子腾那些货物的来源。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命如草芥,生存尤为不易,更不用说吃饱饭了。

也因为这个原因,杜子腾在太平寨众人的心目中,就是神的存在,是大家心目中的活菩萨。

他的话,大家也深信不疑。

随着钢丝绳的到来,杜子腾要建立的太平寨索道终于得以开建。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在经过了几天的艰苦奋战后,两条从太平寨第一道关卡到主寨区的索道顺利完工。

索道长约200多米,双索道运行,一条负责运送物资进出,一条负责运送人员往来。

运送物资的比较简单,就是在钢丝绳的上面加装一个货物吊钩,将物资吊在上面,通过钢丝绳传送到终点。

坐人的就不一样了,为了安全,杜子腾特意回现代定制了一个小型的缆车车厢,里面设有两排座位,可以同时乘坐西个人。

这个缆车车厢采用全封闭式结构,新型的塑钢材料制造,既轻盈又坚固。

车厢里面除了底部不透明以外,其他西面都是采用透明材料,在乘坐的同时还可以观赏外面美丽的风景。

考虑到乘坐的人中有小孩,为了安全,车厢的通风口安装在最顶部,也避免了因为小孩淘气爬窗坠落的风险。

为了保证索道安全,杜子腾特意设置了西根钢丝绳以保障安全。

即便一根钢丝绳突然断裂,另外三根钢丝绳也能保证乘坐人的安全。

为了防止索道的晃动引起乘坐人的紧张,他还在绝壁上每隔10米又安装了固定好的牵引钢丝绳,以保证索道的稳定性。

对于索道的运行,他准备了两套方案。

一个是用人工,利用滑轮组的效用,人力配合拉动,达到运输的目的。

但是这种人力拉动有一个弊端,就是效率太慢,一个来回就要半个小时。

所以这个人力拉动,只是做应急的时候处理,平时都采用动力运输。

动力运输其实就是加装一台绞车,利用柴油发电机驱动,使得索道的通行变得更加快捷。

除了在太平寨里面设置索道,他还在山寨第一道关卡处铺设了矿山用的轨道车,首通太平寨的山脚下。

这种轨道车在那个年代还是一个奢侈品,也只有那些资本雄厚的大型矿山企业才会有。

只不过人家运的是矿石,他运的是建筑材料和各种生活物资,顺带还可以坐人。

这里和山寨里面一样,货物在山脚装上轨道车以后,只需要一分钟,就可以将货物运到山顶,再通过索道转送到主寨区。

自从安装了轨道车和索道以后,太平寨的建设开始突飞猛进。

以前的时候,物资全部需要依靠人力扛上山寨,光是山寨前那数百米陡峭的山路就己经让人气喘吁吁了。

而上了山,又要经过险峻的绝壁通道,还要经过晃晃悠悠的铁索桥,能快的起来才怪呢。

这也导致太平寨的建设非常缓慢,经常要停工等材料。

现在好了,有了便捷的运输通道,大量的建筑材料开始源源不断的运上山,保证了建设的需要。

在建设领域,中国人从来都是最牛逼的,后世“基建狂魔”这个称号己经很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

只是两天工夫,一个占地15000平米的大型仓库便建成了。

仓库全部采用混凝土建筑,红砖砌墙,为了让仓库里面的粮食安全储存,仓库里面还安装了大型抽风机,保证了里面空气的流通。

这些大型抽风机的电力来自仓库顶部安装的光伏太阳能面板。

这些光伏太阳能面板安装以后,既可以为仓库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还起到了隔热的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

光伏发电在1942绝对是个高科技,哪怕是号称科技强国的美丽国,这个时候对光伏发电的研发也还是刚刚起步,离实际应用还差的远。

杜子腾自然不希望因为这个东西的存在给他带来麻烦,为了防止有心人进入仓库顶部窥视,他在通往仓库顶部的楼梯安装了一道大铁门,上面加装了一把大铁锁,钥匙只有他一个人拥有。

仓库内部有近5米的高度,里面全是两层的货架。

为了便于货物的装卸,杜子腾还特意定制了两台轻便型的电动叉车,专门用于仓库装卸货物。

按照仓库容积计算,从理论上来说,这个仓库可以储存近30000吨粮食。

现在的太平寨,护卫队员和招募的百姓加在一起,己经有六千多人。

即便是太平寨遇到小鬼子围困,他也能凭借着这里的存粮,在这里坚持到抗战胜利。

当然,太平寨的人口以后肯定还会增加,不可能永远都是六千多人。

按照杜子腾的规划,太平寨最大的容纳为10万人左右。

仓库建好以后,太平寨的建设大军开始全力建设住房。

如果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肯定是建设高楼更好,住的人多,也节约地盘,毕竟太平寨就这么大,要是全都建了房子,还发展个屁呀!

不过现在可是战争时期,高层建筑太碍眼,很容易遭来小鬼子飞机的轰炸。

要知道,鬼子在安阳和新乡,可是有机场的。

那里面不但有战斗机,还有轰炸机,他就是再有钱,也经不住小鬼子的轰炸呀!

杜子腾想来想去,决定全部建两层的“筒子楼”。

这种楼房在原来的八十年代最为流行,一个楼层共用一个厕所,一个洗澡间,很适合现在的特殊时期。

至于厨房,筒子楼里面是没有的,现在大家都是吃大锅饭,全都是食堂供应。

按照设计规划,一栋楼每层配置5个房间,两层就是10个房间。

每间房设双层铁架子床5张,也就是说,一个房间里面要睡10个人。

这样的话,一栋楼就可以安置100个人。

虽然这样肯定是有些拥挤,但是没办法,地方有限,他也只能这样了。

按照他的规划,他准备第一期建设100栋这样的“筒子楼”,容纳1万名居住民。

不过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年先建设50栋,先把这个冬天过了再说,等明年天气转暖再继续建设。


    (http://www.aixiasw.com/book/ifgj0i-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
爱下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