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价比黄金的盘尼西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9章 价比黄金的盘尼西林

 

八路军太行山总部,有关太平寨的会议还在继续。

负责解说的参谋继续说道:

“这个杜子腾的经历,用传奇来形容也不为过,本来他家都给他办葬礼了,没想到他在葬礼上居然又活了过来,自从那以后,这人就性情大变,不但改过自新,还开始积极扩充自己的私人武装”。

“他不但带着他的护卫队打退了土匪的进攻,还伏击了胡西海的伪军,接着又举家迁移,夺取了太平寨,大肆招兵买马,成为一方势力…”。

说到这里,负责解说的参谋又卖起了关子。

“你们还记不记得前段时间后勤部从敌占区弄回来的那900吨白面”。

一个指挥员插话道:“你说的是不是后勤部杜玉凤同志弄回来的那批粮食”。

参谋微笑着点了点头。

说起那批粮食,负责解说的王参谋很是激动。

“杜玉凤同志很了不起!在这个灾荒之年,弄回来那么多粮食,帮助我们极大的缓解了根据地的粮食危机,也为我们根据地的经济恢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处省略100字)

这个时候,一个矮个子的指挥员突然打断了他的话。

“等等,王参谋,你刚才说那后勤部同志叫什么来着?”

王参谋眨了眨眼睛。

“叫杜玉凤呀,怎么啦?是有什么问题吗?”

“啪啪”,指挥员拍手笑了起来。

“我现在终于明白王参谋转移话题的原因了”。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戴眼镜的指挥员也跟着笑了起来。

“看来我们老邓不简单呐,这么快就明白其中的原委了,既然这样,王参谋,你也不要卖关子了,就首接把你的计划说出来吧”。

王参谋笑道:“其实我的计划也很简单,就是派杜玉凤同志作为我们八路军的代表,去太平寨走一遭,探一探杜子腾的底,看看有没有将他拉到我们革命队伍的可能,你们觉得怎么样?”

(此处省略200字)

一个指挥员举起了手。

“我同意!”

其他指挥员也跟着纷纷举起了手。

“同意!”

....

王参谋笑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事情就这么决定了,明天就安排杜玉凤同志去太平寨”。

那个矮个子指挥员突然说道:“上次杜玉凤同志从她娘家弄了这么多粮食回来,你说我们要不要送点啥子礼物表示一下?”

一个圆脸的指挥员挠了挠头。

“就怕我们的礼物入不得人家的法眼喽”。

矮个子指挥员很大气的挥了挥手。

“人家瞧不瞧的上是他的问题,我们送不送是我们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一份心意”。

那个戴眼镜的指挥员皱了皱眉头。

“问题是我们现在穷的叮当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礼物送给他”。

王参谋想了想,说道:“我倒是听说这杜子腾很喜欢总指挥的书法,要不总指挥辛苦一下,写一份书法给他”。

总指挥一挥手,一口浓重的川音脱口而出。

“没得问题!”

第二天,受八路军总部委托,后勤部科长杜玉凤踏上了去太平寨的征程。

而此时的杜子腾,正在太平寨的山脚下和杜玉兰话别。

杜玉兰离开的时候,也和杜玉凤一样,狠狠的“敲”了杜子腾一笔。

和杜玉凤要粮食不同,杜玉兰要的是药品。

毫无疑问,在这个战织的年代,医疗用品和粮食一样,也是这个社会人人争抢的紧缺物资。

在太平寨,有一个小型的医院,虽然不是很大,但是里面的医疗物资却是很充足。

不管是战场急需的创伤药,消炎药,还是感冒发烧需要的各种内服药,这里都能找到。

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看病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很多人生了病,因为没钱看病买药,只能强忍着,拖到最后,就成了不治之症,最后遗憾离世。

而在太平寨,你根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只要不是很严重,很复杂的病,在这里,都能找到相应的药物治疗。

毫无疑问,这一切的功劳都来自杜子腾,是他从现代转运过来的药品,帮助太平寨的人们提早实现了“公费医疗”。

如果仅仅是一些普通的医疗物资,身为军统洛阳站副站长的杜玉兰根本看不上眼。

让她欣喜如狂的,是太平寨医院里面的青霉素。

它在当时还有一个名字,叫“盘尼西林”。

在那个疾病横行,战织的年代,盘尼西林作为当时唯一一种能抵抗大部分病毒,控制局部炎症的药物,受到全世界人们的追捧。

在1942年的时候,盘尼西林在国外也是刚刚量产,投入市场的数量非常有限。

因为中国的沿海己经被日军封锁,缅甸也被日军占领,国外的盘尼西林需要通过危险的“驼峰航线”进入中国,所以每年能进入中国的盘尼西林很少。

即便是这极少的一部分盘尼西林,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大部分被国府的高层挪用,流入民间市场的少之又少。

这也导致盘尼西林在中国大陆的价格居高不下,药物价格超过了当时的黄金价格,堪称“软黄金”。

也正是因为青霉素的稀缺,哪怕是像杜玉兰这样的军统特务,也拿不到货。

这些在1942价比黄金的“盘尼西林”,自然是杜子腾从现代转移过来的“舶来品”。

这些在现代烂大街的青霉素,经过重新一番包装,到了1942,就变成了珍稀药品“盘尼西林”。

刚开始的时候,杜玉兰只是伸出一根手指想拿1盒,没想到杜子腾却误会了,首接就给杜玉兰整了100盒,把杜玉兰乐的都找不着北了。

这东西在现如今的洛阳城,绝对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东西。

因为它的特殊作用,很多达官贵人都会买上一盒备用,为的就是在关键的时刻救自己一命。

杜玉兰甚至都能想到,有了这100盒盘尼西林,整个洛阳城的高官显贵都会跑来讨好她。

这还真不是开玩笑,在那个时期,除了当时的重庆,整个中国可能都找不出那么多盘尼西林。

这100盒盘尼西林的价值己经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它还代表着人脉。

有了这些珍贵的盘尼西林,杜玉兰就可以结识到更多的高层,认识更多的权贵,升官发财指日可待。

所以杜玉兰对自己这个弟弟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http://www.aixiasw.com/book/ifgj0i-9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
爱下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