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的梆子声穿透汴京城的薄雾。包拯站在大相国寺的藏经阁前,手中《九边兵要图》上的莲花标记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色泽。知客僧递来的茶盏突然倾斜,滚烫的茶水溅在图卷上,墨迹遇热竟浮现出更多细小的红点。
"大人!"公孙策指着图上新显现的纹路,"这些红点连起来是…..."
"梵文。"包拯目光骤冷,"是'业火'二字。"
展昭从经架上取下一册《莲华经》,扉页的印章与图上标记一模一样:"住持了尘大师的私印。"
急促的脚步声从廊外传来。小沙弥慌慌张张地禀报:"了尘师父昨夜坐化了!"
禅房内,了尘的遗体端坐莲台,面容安详。包拯仔细检查那双交叠的手——指缝间残留着些许黑色粉末,带着刺鼻的硝石气味。
"不是坐化。"包拯掀开袈裟,露出心口处细如发丝的针孔,"是灭口。"
公孙策在香炉底部发现半张烧焦的纸条,上面依稀可见"子时""莲台"等字迹。展昭则从蒲团下摸出把铜钥匙,匙柄上刻着"二十六"这个数字。
"二十六处军镇,二十六把钥匙。"包拯凝视钥匙齿痕,"这是最后一把。"
知客僧突然想起什么:"了尘师父上月曾去洛阳白马寺讲经…..."
"白马寺?"公孙策翻开《九边兵要图》,指着洛阳附近的标记,"这里也有一座莲花寺!"
午时三刻,包拯站在白马寺的藏经楼前。守院武僧横加阻拦,首到展昭亮出尚方剑才不情愿地退开。楼内经卷摆放杂乱,唯独《妙法莲华经》的位置空着。
"有人抢先一步。"公孙策从窗棂上取下一缕黑色丝线,"是西夏人惯用的天蚕丝。"
包拯推开北墙的经柜,露出后面暗格。格中空空如也,只余一缕幽香——与灵州缴获的西夏密函上的熏香如出一辙。
"元昊的人来过了。"展昭握紧剑柄。
住持禅房里,包拯发现了个精巧的铜匣,匣锁正是需要二十六把钥匙才能开启的结构。匣底残留的墨迹显示,里面曾存放过与《九边兵要图》相似的卷轴。
"他们拿走了复本。"公孙策懊恼道,"但为何独独留下这个匣子?"
包拯指尖抚过匣内凹凸的纹路:"因为真图还在我们手里。"他突然用力一按,底板弹起,露出张薄如蝉翼的绢布——上面详细标注着二十六座寺庙的地下密道走向!
"这才是了尘要守护的秘密。"包拯声音低沉,"黑日盟以寺庙为据点,构建了张覆盖全国的地下网。"
暮色渐沉时,三人赶到第二座标记寺庙——位于潼关以西的青莲寺。破败的山门前,几个"香客"神色警觉地张望。展昭悄声道:"是西夏武士伪装的。"
包拯绕至后山断崖,发现条被杂草掩盖的密道。密道尽头的暗室里,堆满了贴着青龙标记的木箱。撬开一看,全是西域"百日醉"剧毒!
"大人!"公孙策从箱底翻出本册子,"是各州府水井的分布图!"
包拯快速翻阅,突然停在某一页:"你们看这个标记。"
图上标注的水井位置,竟与《九边兵要图》上的驻军营地完全重合!更可怕的是,半数水井旁己画上朱砂勾——表示投毒完成。
"必须立刻通知各州府!"展昭急道。
包拯却盯着册子末页的莲花图案出神。这朵莲花的绘制手法,与他在大相国寺见过的如出一辙...…
"先回汴京。"他收起册子,"这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
深夜的开封府书房,包拯将二十六座寺庙的位置在地图上标出。公孙策突然惊呼:"这些寺庙连起来,分明是朵盛开的莲花!花心位置是…..."
"皇城。"展昭剑眉紧蹙。
包拯取出了尘禅房找到的铜钥匙,插入书架上暗藏的锁孔。机括声响起,墙面翻转露出个密室。室内仅有一盏青铜灯,灯座形状恰似莲台。
当包拯将玉珏放入灯座凹槽时,灯焰突然转绿,在墙上投射出密密麻麻的文字——竟是黑日盟潜伏在朝中的全部名单!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官职和把柄。
"难怪韩琦拼死也要销毁证据…..."公孙策声音发颤。
包拯的目光落在名单最后的备注上:"莲台既开,星火燎原"。落款处画着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墨色犹新。
"不对。"包拯突然警醒,"了尘己死,这墨迹…..."
话音未落,窗外飞来一支火箭,正中书架!火势瞬间蔓延,名单在烈焰中化为灰烬。展昭破窗追出,只看到个黑影消失在屋脊尽头——那人身形婀娜,分明是个女子。
次日清晨,包拯入宫面圣。紫宸殿内药香浓郁,皇帝的病情似乎更加严重了。听完禀报,他颤抖着从枕下取出块玉佩:"包卿...…这是太后...…今早送来的…..."
玉佩上刻着一朵莲花,花蕊处有个细小的"杜"字。包拯翻转玉佩,背面用针尖刻着:"子时,金明池"。
"陛下,太后现在何处?"
皇帝剧烈咳嗽起来:"去大相国寺...…祈福了…..."
大相国寺的钟声回荡在细雨中。包拯赶到时,太后正在大雄宝殿焚香。她转身的瞬间,包拯注意到她腕间的玉镯——与永宁那只有着相同的日蚀纹!
"包卿冒雨前来,有何要事?"太后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包拯亮出玉佩:"臣特来归还太后信物。"
太后眼神微动:"这不是哀家的东西。"
"确实不是。"包拯逼近一步,"这是杜娥的贴身之物——二十年前就随杜娥葬入皇陵了。"
殿内死一般寂静。太后突然轻笑,摘下人皮面具——赫然是本该死在灵州的杜允之女杜清芷!
"包大人果然明察秋毫。"她袖中滑出把淬毒的匕首,"可惜晚了…..."
展昭的剑及时格挡,杜清芷却趁机掀翻香案。烟雾弥漫中,她跃入佛像后的暗道。包拯正要追击,地面突然剧烈震动——寺内接连响起爆炸声!
"调虎离山!"公孙策拽住包浩,"他们的目标是金明池!"
金明池畔,数十名黑衣人正往水中倾倒黑色粉末。包拯率禁军杀到时,为首者狂笑着点燃引信:"来不及了!整个汴京的水源都将…..."
展昭一箭射穿他咽喉,却无法阻止火药爆炸。冲天的水柱中,包拯看到杜清芷站在远处的画舫上,手中高举着个鎏金匣子。
"那是…..."公孙策惊呼。
"《九边兵要图》真本!"包拯夺过弓箭,却见画舫己驶入浓雾。
雨越下越大。包拯站在残破的堤岸上,手中紧握着半块被炸碎的玉佩。玉佩断面露出极细的金属丝——这根本不是玉石,而是精心制作的机关匣!
公孙策从水中捞起块漂来的木板,上面刻着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与名单上的标记一模一样。花瓣间隐约可见"星火未灭"西个小字。
"大人,现在怎么办?"
包拯望向画舫消失的方向:"传令各州府,严查所有带莲花标记的寺庙。"他握紧玉佩碎片,"这场博弈,远未结束。"
远处的雨幕中,一只野鹤掠过浑浊的水面,朝着东南方向振翅而去。它腿上绑着的纸条里,画着一朵刚刚绽放的莲花,墨迹在雨中渐渐晕开,如同化入水中的血。(本章完)
(http://www.aixiasw.com/book/ijhhjj-10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