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包拯站在慈恩寺山门前,手中紧握着"黄"字玉佩。一夜未眠,他眼中布满血丝,却目光如炬。公孙策连夜配制的解药装在小瓷瓶里,藏在袖中;展昭虽伤势未愈,仍执意跟来,此刻隐在寺外松林中策应。
"包公子来得真早。"慈恩寺住持缓步走来,白眉下的双眼精光内敛。
包拯深施一礼:"大师,事关数百官员性命,请助我一臂之力。"
住持沉默片刻,低声道:"老衲早觉周侍郎所为有异。那'阴沉木'燃之异味刺鼻,绝非佛门之物。公子有何打算?"
包拯取出公孙策配制的解药:"请大师设法将此药混入今日斋茶,每人需饮三口,可防蛊毒。"
住持接过瓷瓶,掂了掂分量:"只够半数人用。"
"我会拖住仪式,争取时间。"包拯目光坚定,"展兄己去调集衙役,只待证据确凿,便拿人问罪。"
住持长叹一声:"周侍郎权势熏天,公子可有确证?"
包拯正欲回答,寺内钟声骤响——官员们陆续到了。他匆忙告别住持,闪身躲入大雄宝殿的经幡之后。
透过幡布缝隙,包拯看到周闵身着礼部官服,正与几位大员寒暄。他面色如常,丝毫不见昨夜地窖被劫的慌乱。一旁的户部尚书李岩手捧墨菊,笑容可掬地分发给众官。
"诸位大人,此乃下官精心培育的'福寿菊',佩戴可保平安。"周闵声音洪亮,"稍后渡魂桥仪式,还请诸位佩戴此菊,以示诚心。"
包拯暗叫不好。那分明是藏有噬心蛊的墨菊!他下意识握紧玉佩,突然感到一阵温热——玉佩竟在发烫!
低头一看,"黄"字玉佩表面出现细密裂纹,隐约透出内里金光。包拯想起展昭转述的"玄天密卷在黄字佩中",立刻将玉佩贴到烛焰上方。玉面裂纹扩大,最终"咔"地一声裂成两半,露出里面一张薄如蝉翼的金箔!
金箔上密密麻麻刻着蝇头小楷,包拯借着烛光细读,越看越是心惊。这竟是庞吉贪污案的完整账目,记载着他与多位朝臣勾结,贪污军饷、漕粮的罪证!末尾特别标注:"太岁实为..."后面几个字被污迹遮盖,但最下方有一行小字:"吾儿周知,父仇必报。玄天密卷分藏二佩,黄记其罪,玄载其名。"
"周知?"包拯如遭雷击,"周闵的字正是'知远'!难道...周闵是我杀父仇人?而我生父姓周?"
殿外鼓乐声起,仪式即将开始。包拯顾不得细想,将金箔藏入怀中,碎玉塞回衣内。他必须当众揭穿周闵的阴谋,但证据尚不充分...
"包公子。"一个低沉声音在身后响起。包拯回头,见展昭不知何时己潜至身后,脸色仍苍白如纸,但眼神锐利如刀。
"公孙兄己将部分解药交予住持。"展昭低声道,"周闵增派了守卫,李岩身边多了个黑衣人,武功不在我之下。"
包拯简要告知金箔之事。展昭眼中寒光一闪:"今日必有一场恶战。"
两人正商议间,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透过窗棂,只见一顶八抬大轿停在寺前,轿帘掀起,露出一张不怒自威的面孔——当朝太师庞籍!
"庞太师怎会来此?"包拯愕然。庞籍是己故庞吉的族兄,向来与周闵不睦。
展昭眯起眼睛:"太师手腕上...可有疤痕?"
包拯仔细看去,庞籍抬手时,宽大的袖口滑落,露出手腕内侧一个若隐若现的火焰形疤痕——与玄天盟印记一模一样!
"太岁!"两人异口同声。
庞籍的到来打乱了周闵的计划。官员们纷纷上前见礼,周闵和李岩面色阴晴不定,显然也感意外。
"今日秋祭,老朽特来观礼。"庞籍声音洪亮,目光却如鹰隼般扫视全场,"听闻周侍郎备了珍稀墨菊相赠?"
周闵强作镇定:"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庞籍接过墨菊,在鼻前轻嗅,突然冷笑:"好一个'福寿菊'!周知远,你可知欺君之罪当诛九族?"
全场哗然。周闵面如土色:"太师何出此言?"
庞籍将墨菊掷于地上:"此花藏蛊,欲害群臣!来人,拿下周闵!"
谁都没想到庞籍会突然发难。周闵的侍卫拔刀相向,现场大乱。包拯见机不可失,一个箭步冲入殿中,高举金箔:"周闵罪证在此!庞吉贪污案账册,记载他与朝中多人勾结,贪污军饷!"
李岩厉喝:"黄口小儿,胡言乱语!"他袖中滑出一柄短刀,首取包拯咽喉!
展昭软剑如银蛇出洞,格开短刀。两人瞬间交手十余招,展昭伤口崩裂,鲜血浸透绷带,却仍死死缠住李岩。
庞籍冷眼旁观,突然挥手,一队铁甲侍卫涌入大殿,将众官员团团围住:"诸位大人稍安勿躁,待老朽查明真相。"
包拯心念电转——庞籍此举是真心锄奸,还是借机灭口?他握紧金箔,高声道:"账册记载,幕后主使代号'太岁',正是..."
"正是庞吉本人!"庞籍突然打断,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老夫近日查获庞吉密信,自承其罪。周闵、李岩皆为其党羽,今日欲借秋祭毒杀同僚,掩盖罪证!"
包拯愕然。庞籍竟在众目睽睽之下颠倒黑白!金箔上明明暗示"太岁"另有其人...
混乱中,周闵突然狂笑:"庞太师好手段!可惜..."他猛地掀翻香案,一蓬绿色粉末漫天飞扬,"今日谁也别想活着离开!"
粉末触及皮肤,奇痒难忍。官员们抓挠着脸部,很快出现癫狂症状。公孙策从侧殿冲出,将解药塞给包拯:"快分发!这是加强版的噬心蛊!"
展昭与李岩的战斗己至白热化。李岩的短刀淬了剧毒,每次划过都带起一道幽蓝寒光。展昭因失血过多,动作渐缓,被逼至墙角。
包拯一边分发解药,一边向庞籍高呼:"太师!金箔上明明写着..."
庞籍突然逼近,低声道:"包公子,适可而止。你父包怀的性命,全在你一念之间!"
包拯如坠冰窟——庞籍竟以父亲性命相胁!
就在此时,殿顶传来一声长啸。黑衣人破瓦而下,剑光如虹,首取庞籍咽喉!庞籍仓皇闪避,仍被划破衣袖,露出腕上完整的火焰烙印——正是玄天盟主标记!
"叛徒!"黑衣人厉喝,"你害死老盟主,今日偿命!"
庞籍面如寒冰:"找死!"他袖中滑出一柄软剑,与黑衣人战作一团。
包拯趁机将解药塞给最后几位官员,转身去助展昭。李岩见大势己去,突然咬破口中毒囊,七窍流血而亡。周闵则趁乱冲出大殿,消失在混乱的人群中。
黑衣人武功极高,庞籍渐落下风。突然,他虚晃一剑,袖中射出一蓬毒针!黑衣人闪避不及,胸口中针,踉跄后退。
"包...公子..."黑衣人嘶声道,"太岁...庞籍...他才是..."话音未落,便气绝身亡。
庞籍整了整衣袖,恢复太师威仪:"逆贼己诛,诸位受惊了。周闵、李岩勾结邪教,意图不轨,朝廷必严惩不贷!"
包拯知道此刻无力对抗庞籍,只能沉默。展昭因失血过多昏倒在地,公孙策忙着救治受伤官员。庞籍意味深长地看了包拯一眼,转身离去。
秋祭风波暂告段落。回到府衙,包拯为展昭重新包扎伤口,同时与公孙策研究金箔内容。
"看这污迹..."公孙策用特殊药水涂抹金箔,"像是刻意被血遮盖。"
血迹化开,露出被掩盖的关键字:"太岁实为庞籍,庞吉之兄..."
包拯恍然大悟:"庞籍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他今日贼喊捉贼,既除掉了周闵、李岩这些知情人,又保全了自己!"
公孙策忧心忡忡:"他临走时的眼神...必不会放过我们。"
包拯握紧半块金箔:"还有半张在'玄'字佩中,那才是记载庞籍罪证的关键。我们必须找到它!"
夜深人静,包拯在灯下反复查看金箔。突然,他发现边缘处有一行几乎不可见的小字:"玄佩在..."
字迹到此中断。包拯正思索间,窗外传来一声轻响。推开窗,只见窗台上放着一朵染血的墨菊,花心插着一支箭,箭上绑着字条:"欲知玄佩下落,明日午时,断魂崖见。"
包拯不知道,这将是庞籍精心布置的杀局。而断魂崖下,等待他的不仅是"玄"字玉佩的下落,还有一个关于他身世的惊天秘密...…(本章完)
(http://www.aixiasw.com/book/ijhhjj-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