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阴雨持续了七日。包拯站在府衙檐下,望着檐角滴落的水珠在青石板上溅起的涟漪。公孙策手持一卷泛潮的竹简匆匆走来:"大人,查清了!太庙那具女尸耳后的传音玉,用的是大理国特有的点苍玉。"
展昭从雨中疾步而来,蓑衣上的水珠簌簌落下:"西城客栈的小二说,半月前有个大理商队入住,其中有个戴面纱的女子经常深夜抚笛。"
包拯接过展昭递来的半截竹笛,笛身刻着细密的波浪纹:"不是大理纹饰...这是西夏文《甘州曲》的工尺谱。"
公孙策用银针轻挑笛孔,带出几缕泛着银光的丝絮:"雪蚕丝!与清音阁发现的琴弦同源。"
"报!"张龙冒雨奔来,"河西节度使密信!"
包拯展开防水的油纸信笺,上面用矾水写着:"西夏新立圣女,善音律,能令三军忘战。据传乃辽国萧氏血脉,持半块寒玉印为信物。"
展昭剑眉紧锁:"辽夏联姻?"
包拯的手指轻叩案几:"不,是三国合谋。大理提供传音玉,辽国传授寒玉术,西夏贡献控心法..."他突然停住,看向雨中模糊的皇城轮廓,"他们的目标从来不是边关,而是..."
"大宋礼制!"公孙策恍然大悟,"太庙编钟、祭祀雅乐...这些都是操控朝臣的最佳媒介!"
雨夜的开封府衙灯火通明。包拯将收集的线索一一排列:断裂的竹笛、传音玉片、浸药琴弦...每样证物都指向一个精心编织的阴谋。公孙策忽然发现异常:"大人,这些证物的时间顺序不对。清音阁命案在前,太庙袭击在后,但..."
"但竹笛上的《甘州曲》谱更古老。"包拯接话,"有人提前数年就开始布局。"
展昭从证物堆中挑出一根几乎透明的丝线:"这种雪蚕丝的编织手法,与三年前宫中乐师失踪案现场发现的完全一致。"
子时的更鼓刚刚敲响,窗外突然传来奇特的笛声。包拯推开窗,只见雨幕中立着一个撑油纸伞的身影,伞面绘着西夏图腾。那人吹完最后一个音符,将一件物品抛入院中,转身消失在雨夜里。
展昭纵身追出,却只拾回一把湿漉漉的油纸伞。伞骨中空,藏着一卷羊皮纸。公孙策小心展开,上面画着奇怪的符号:"西夏密文...但夹杂着契丹音符。"
包拯将羊皮纸浸入药液,隐形文字渐渐显现:"'端阳日,五音乱,龙气散'..."
"五日后就是端阳!"公孙策急翻历书,"当日皇城将奏《五瑞曲》,文武百官齐聚太庙!"
展昭检查伞骨,在内侧发现细小的刻痕:"每个节点都刻着音符...这是一把乐器!"
包拯突然站起:"去查近年来所有外邦进贡的礼器清单!"
次日清晨,雨势稍歇。礼部库房内,包拯翻阅着厚厚的贡品册。突然,他的手指停在某一页:"去岁西夏进贡的'五瑞伞'...现在何处?"
主事翻阅记录:"按例应在端阳节取出,供仪仗使用。"
公孙策检查库存的五瑞伞,银针在伞骨关节处挑出些许银色粉末:"玄冰砂!伞骨中空,可藏音器!"
展昭运力折断一根伞骨,里面掉出粒粒晶莹的珠子:"雪魄珠...遇热则化,能随乐声扩散!"
包拯面色凝重:"端阳大典上,五十六把这样的伞将在皇城各处撑开..."
"必须立刻封存所有礼器!"展昭急道。
包拯却摇头:"打草惊蛇。我们要揪出幕后主使,必须将计就计。"
端阳前夜,开封城难得放晴。包拯独自在书房研究五瑞伞的结构图。忽然,烛火摇曳,一个黑影从梁上飘落。
"包大人果然聪慧。"来人一袭白衣,面纱上绣着西夏纹样,"可惜明日之后,大宋将再无清平乐。"
包拯不动声色:"雪音仙子亲临,本府有失远迎。"
女子轻笑,从袖中取出一支骨笛:"包大人可知,这笛是用什么制成的?"
公孙策突然推门而入:"人骨!三年前失踪的乐师腿骨!"
展昭的剑锋抵住女子后心:"你身上有寒玉血脉...是萧氏与西夏皇族的后裔!"
女子不慌不忙地吹响骨笛,笛声竟与展昭体内真气产生共鸣。展昭闷哼一声,剑势稍滞。女子趁机闪身,袖中甩出七根银针,针尾系着几乎透明的丝线。
包拯抛出玉玺,蟠螭纹路在月光下泛起微光。银针被光芒照射,纷纷偏离轨迹。女子见状,突然捏碎骨笛,一缕紫烟在空中凝成西夏文字:"明日午时,五音绝响。"
待烟雾散去,女子己不见踪影,唯余地上一滩清水般的液体。公孙策检测后震惊道:"她体内寒玉血脉的纯度...是萧远山的十倍!"
端阳日的阳光格外炽烈。皇城内,五十六把五瑞伞如期撑开,形成精美的仪仗阵列。包拯三人隐在太庙偏殿,注视着场中的一举一动。
午时将至,伞阵突然变换队形。伞骨相互碰撞,发出奇特的声响。公孙策的银针剧烈震颤:"开始了...《五瑞曲》的变调!"
场中文武百官的动作突然变得僵硬,眼中泛起不自然的红光。包拯取出特制的玉磬,重重敲响。清脆的磬声荡开,与伞音在空中相撞。
展昭飞身跃入伞阵,湛卢剑精准地挑断每把伞的主骨。断裂的伞骨中泄露出银色雾气,在阳光下闪烁如星。
突然,皇城最高处传来熟悉的笛声。那位雪音仙子立于钟楼之巅,笛声如泣如诉。被控制的百官同时转身,向太庙主殿逼近。
包拯将玉玺按在主殿编钟上,钟声与磬声相和,形成奇特的韵律。公孙策急撒药粉,粉尘在空中组成星象图案。雪音仙子的笛声突然走调,她震惊地发现,自己竟无法控制那些药粉形成的星图!
"你忘了..."包拯高声道,"《清心普善咒》本为破魔之音!"
展昭趁机跃上钟楼,剑锋首取女子咽喉。女子闪避不及,面纱被剑气划落,露出一张与中原人无异的清秀面孔:"你们...怎会懂得..."
包拯走上台阶:"先帝留下的不只有寒玉心,还有《破阵乐》全谱。三十年前,他就预料到了今日之局。"
女子突然大笑,笑声中带着凄厉:"三十年前?萧氏布局,岂止三十..."她突然咬破舌尖,一口鲜血喷在笛上。
笛身遇血即裂,无数细如牛毛的银针西散射出。展昭挥剑格挡,仍被几枚银针擦过手臂,伤口立刻结出霜花。包拯以玉玺相抗,蟠螭纹路迸发耀眼光芒,将大部分银针阻隔在外。
女子趁机纵身跃下钟楼,却在半空中被一张突然展开的丝网缠住。公孙策从暗处走出,手中握着网绳:"浸过艾草汁的天蚕网...专克寒玉血脉!"
女子在网中挣扎,皮肤渐渐泛起不正常的青白色:"你们...永远找不到...真正的..."
话音未落,她的身体突然化为清水,从网眼流走。唯余一支断裂的骨笛,笛身内侧刻着半幅地图。
包拯拾起骨笛,看向北方:"原来如此...辽国上京的地下冰宫,才是这一切的源头。"
暮色渐沉,一只通体雪白的鹰隼掠过皇城,爪下抓着一块晶莹的碎片,飞向北方茫茫天际。包拯望着它消失的方向,掌心的蟠螭印记隐隐作痛。
"大人..."公孙策欲言又止。
包拯收起骨笛:"准备北上吧。这场音律之争,该做个了断了。"(本章完)
(http://www.aixiasw.com/book/ijhhjj-7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