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儒家思想“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9章 儒家思想“行”

 

曾子宗圣讲完‘善’以后,和人间天使一起到了读书亭的大花园,在花园里散步。他们来到了一个楼阁前面,看见楼阁上写着三个非常漂亮的篆体字。

人家天使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认不出这三个字是什么字。

曾子宗圣笑着说道:“这三个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篆体字,‘藏书阁’。这藏书阁是李斯升天以后,封为天神,最早就住在这里,是李斯为顶山书院题写的‘藏书阁’牌匾。”

人间天使笑着说道:“没有想到这李斯写的一手好字。”

曾子宗圣微微一笑说道:“篆体字分为大篆和小篆,据说大篆是周宣王时期的太史籀整理推广的。秦统一六国以后,李斯在大篆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笔画圆转,结构对称的小篆,并进行了推广,据说小篆就是成了当时的公文体。”

曾子宗圣和人间天使看着‘藏书阁’三个美丽的篆体字笑了起来。笑得很开心。

曾子宗圣和人间天使在花园里喝过茶以后,回到了读书亭。开始接着讲课。

曾子宗圣指着黑板上的“行”字说道:“现在我们讲‘行’。

‘行’也是儒家思想里面的一个主要内容之一。儒家思想里所说的‘行’,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行为。儒家思想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德行’,‘德行’说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和品行。

“人活在人世上,活得好不好,关键就是人做得好不好。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关系到一个人的立身处世,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样也关系到一个人事业的成败,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一个人做人是不是做的成功。

“一个人要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关键就要有一个好的‘德行’,这里所说的‘德行’,还是在说一个人的道德品行。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德行’,就决定了他的一生的命运。

人常说,先学做人,然后再学做事。做人要比做事难的多,做人决定着做事能不能做好,把人做好了,做什情就很容易成功,把人做不好,做事情就很难成功。这就是说,做人比做事情重要的很多。

“做一个有作为的成功人士,最讲究的就是‘德行’。儒家思想讲究的是以德为本,也就是以人的德行为根本。德行也就是做人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以德为本也是在讲人的道德的问题。

“道德讲的是道和德两个方面。道,就是在讲“天道”,是讲天地万物的本源,也是在讲天地运行的轨道,讲的是天地运行的规律。人的行为要按照‘天道’去作为,如果能按照‘天道’作为,这就是‘德’。

“一个人的‘德行’十分重要,‘德行’好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也会受到人们的信任,这个人就可以在这个人类世界上大展宏图。

“那么,‘德行’不好的人,也就是失德之人,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就会在这个人世上一事无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应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儒家思想的‘德’也讲功利。就是说当我们在道德的约束下,追求美好的物质生活,这是没有错的,这是“天道自然”。

一个有‘德’的人,他的生活一定就会更加丰富多彩,也会变得更加的美好,这个人就会活的非常的有价值。

“‘德’更多的还是在讲公‘德’,人人都应该维护社会公共道德。一个具有美好的品行和‘德行’公众人物,就会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一个人的品行和‘德行’,更多的还是体现在维护公共道德的层面上,在维护公共道德的层面上,你的行为就会得到更多的人认可。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自己的运行的规律,这个规律主要是掌握在人的心中,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被大多数人拥护和信任,这就是社会道德,也就是社会认可的‘德行’。

“当然,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也就是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共道德,就是一个有良好‘德行’的人,一个人的行为违反了社会道德,那他就是一个没有良好‘德行’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德行’好的人,有‘德行’好的行为准则,‘德行’不好的人,也有‘德行’不好的行为准则。人的行为准则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形式也就不会相同。

“有良好‘德行’的人,表现出来的行为准则,就是更多的为别人着想,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重,总是想着大多数人的利益;‘德行’不好的人表现出来的行为准则就是以个人的利益为重,总想着损人利己或者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一个人的‘德行’,决定了一个人人生高度。‘人无品,不;人无德,不成器。’说的就是一个品行卓越的人,他就是人中龙凤;一个‘德行’突出的人,就一定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也是在说人的品行和德行的重要性。“品行”和“德行”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底线。

“‘德行’对于每一个人都十分重要。‘德行’对于达官贵人也好,对于普通百姓也好,都是非常重要的。达官贵人没有良好的‘德行’,就成不了达官贵人,就算成了达官贵人,也会从高处跌落下来。

“像我们这样的普通老百姓,也要讲‘德行’,普通人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德行’,如果没有良好的‘德行’,就会不受人待见,生活的就会狼狈不堪。

“人的‘德行’不是与生俱来的,‘德行’是修养出来的。有人在问,儒家思想修的是什么?可以肯定的回答,儒家思想修的就是‘德’。修‘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修‘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修‘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修‘德’应该从小做起,就是说一个人生活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如果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良好的有道德的家庭环境里,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就容易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都是有‘德’人干的事情。修身养性是古代圣贤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古代圣贤对自己的人生制定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人都知道,一个人有良好的‘德行’十分重要,其实,修养‘德行’更重要,良好的修身养性是一种美德。有人生大目标的人,就更需要良好的修养,修养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增强人的内涵。

“人常说,人要走的正,行的端,父母总是教育孩子要走正道。走得正,行得端也好,走正道也好,都是在说人的品行的事情。就是在说做人就要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品行说的是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儒家思想认为品行端正的人,首先是一个能尽孝道的人。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百善孝为先’,就是说,一切的善行善为都是从孝开始的,一个人有了孝心,就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孝敬父母,那他的品行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历史上的汉文帝刘恒,就是一个著名的善良、厚道的大孝子,他虽然是一个皇上,但是,在母亲的面前总是毕恭毕敬,伺候母亲无微不至,为母亲亲自煎药,还要亲自尝药的温度。汉文帝品行端正,开创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文景之治”。

“品行端正指的是这个人心地善良,品行高尚,胸怀宽广,为人大度。一个仁心存善意、有大爱之心,就是在为品德高尚打基础。一个人没有爱心,没有善良之心,也不可能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自然就不是一个有‘德行’的人。

“品行端正的一个人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刚正不阿,做一个正首的人,做人一身正气,做事要有底气。这里所说的品行端正很符合当今社会提倡的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其实,品行端正的人,也是一个快乐的人。人生在世,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人生世界,就应该有一个端正的品行,正确的看这个世界,然后堂堂正正的走过人的一生。

“想人世间千万事,走人世间千条道,吸天地之灵气,悟天地之大‘道’,明天下千万理。无非就是老子所说的:‘大道无形,大德无德’吧。

“孔子把‘行’看得十分重要,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里是说一个人说得多做得少,就会言过其实,这就是可耻的行为。

“孔子还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观其行。’孔子说的意思是说,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了他的行动。现在不行了,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这是孔子的经验之谈。

“孔子认为,只听他人说的话就对其品行下结论,那是片面的,只有观察他的言行,综合两方面的因素,才能对他的品行做出结论,这才是正确评价人的方法。

“在孔子看来,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道德标准,不符合道德标准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并且要坚决予以制止。要以道德标准行事,这是孔子的一贯主张。

“孔子也告诉人们,一个人的行为,既要符合道,也要符合德。比如说现在科学发达了,丰富了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需要,也丰富了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要。但是,高科技也助推了人类世界的许许多多的不良行为,比如说,生产出了许多的不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和其他产品。这种产品的的推广和使用它既不符合‘道’,也不符合‘德’。

“前面己经说过了,‘道’是‘天道’运行的规律,也是人类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德’是引导万事万物依照‘道’规律运行,当然也包括人类世界更要‘以道而为’。

“‘德’虽然也讲的是功利,但是,‘德’非常的讲社会公德,不讲社会公德,只讲功利,万事万物依照‘道’的规律运行就不会畅通。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无‘德’不立。人类世界都应该以品德为行为准则。

“《论语·子路》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古人对这句话的解说非常之多,辩论也非常之大,谁也说不清楚。

“对于这句话,孟子是这么解说的,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达的人不一定每一句话都要守信,做事情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了。

“其实孔子一首都是认为,人的行为还是要守信的,如果人的行为不一定要守信,这也不符合儒家思想的‘信’的原则。孔子在这里所说的言必信,行必果,还是应该解说为,说话必须是要守信,做事还是必须要有结果。

“总的来说,人的行为还是要符合道德标准的,也要符合自然规律,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道法自然’,就是说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符合‘天道法则’,也就是说要符合自然规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孔子就是要告诉我们,君子做事情就要像‘天道’运行一样,发愤图强,自强不息,永不停息。”


    (http://www.aixiasw.com/book/dddcfi-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
爱下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