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的行动力,堪称恐怖。
第二天一早,他就扛着一套远超他“视频分析师”使用上限的专业设备出现在了林浩的训练基地。还叫人用货拉拉送来一块牌匾,上书西个大字“星火传媒”。孩子们簇拥着把牌匾挂在了工厂门口,“星火传媒”就这样在一座废旧工厂的角落里宣布成立。这废旧工厂的外观没有吓退这个年轻人,反而是工厂内部的这种loft深得张伟的心,是他梦寐以求的办公环境。
接下来的两天,张伟像一台打了鸡血的永动机,“虚拟训练场”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可真是太专业了,拍摄素材时他时而匍匐在地,用低角度捕捉少年们带球时飞扬的草屑;时而操控着无人机,从上帝视角记录着球队整体的战术跑位;更多的时候,他会像个幽灵神出鬼没,用镜头对准每一个少年,记录下他们挥汗如雨的瞬间。
“王小虎,你为什么踢球?”
训练间歇,张伟将镜头对准了正大口喝水的王小虎。少年被这阵仗搞得有些不知所措,黝黑的脸庞泛起一丝红晕。
“因为……因为林老师说,我能靠这个,让奶奶过上好日子。”他声音很小,却很坚定。
“李明宇,很多人说你踢球太独,你怎么看?”
镜头转向另一边,李明宇刚完成一组折返跑,胸口剧烈起伏。他瞥了一眼镜头,扭过头,汗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滑落。
“懂的都懂。”过了半晌,他才吐出西个字。
“懂什么懂?”张伟追问。
李明宇沉默,只是拿起球,用一个极其写意的马赛回旋过掉了旁边的训练假人。答案,似乎都在那个动作里了。
“赵小帅!你呢?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我?”赵小帅一把抢过话筒,对着镜头挤眉弄眼,“我的目标,是成为C罗那样的男人,即使不在五大联赛踢球了,各大网络平台足球视频评论区里我罗哥的出现频率依旧很高!当然,在此之前,如果能接几个洗发水广告就更好了,毕竟我这头秀发,也需要一个展示的舞台。”
队员们哄堂大笑,沉闷的气氛被他搅得轻松了不少。
张伟把这些最真实,最鲜活的片段一一记录下来。他没有采访林浩,而是用镜头去捕捉。捕捉林浩在场边复盘时紧锁的眉头,捕捉他耐心纠正队员动作时的专注,捕捉他在队员们完成一次精彩配合后,激动的振臂高呼。
三天后,一部时长十五分钟的短纪录片,被放在了林浩的电脑桌面上。
片头,是京城繁华的夜景,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画外音是林浩在央视解说席上那段最富争议的怒吼,声音经过处理,带着一丝电流的嘶哑。紧接着,画面切换成黑白,铺天盖地的新闻标题和“封杀”、“罪人”的字眼,如雪花般砸向屏幕。
就在压抑的气氛达到顶点时,一束光照亮了一个破旧的小学操场,王小虎倔强的眼神出现了。随后,桀骜的李明宇,耍宝的赵小帅,憨厚的张铁牛……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接连闪现。
视频的节奏陡然加快,激昂的背景音乐响起。训练场上挥洒的汗水,比赛中奋不顾身的冲撞,进球后肆无忌惮的狂喜,输球后角落里的默默流泪……所有的一切,都被张伟用他天才般的剪辑手法,编织成了一首关于梦想、热血与抗争的诗。
视频的结尾,定格在林浩的背影上。他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球场中央,望着远方的天空。画外音,是张伟用最平实的语气念出的旁白:
“他们,是一群被传统青训体系拒之门外的‘问题少年’;他,是一个被整个行业封杀的‘足球罪人’。当被遗弃者遇上被放逐者,他们决定,不再遵循别人的规则。他们要用自己的双脚,去挑战整个世界。他们的名字,叫‘华夏足球少年’。他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一站,他们将面向全国,发起挑战。你,准备好了吗?”
林浩看完,久久不能平静,张伟拍短视频真他娘的是个天才,这视频谁看谁不迷糊。
林浩登录了自己的微博,上一次登录还是在上一次,打开主界面,消息图标赫然显示999+,因为忙训练,忙比赛林浩己经好长时间没有登录微博了,他点开私信,看了一眼,关掉了,毫不夸张的说,林浩的私信里演绎着人生百态,他这次登录的目的就是把张伟制作的纪录片发出去。
这次没有再长篇大论,林浩只是简短的敲下了一行字: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里,答案都在这里。】
点击,发送。
林浩像一位钓鱼佬,而这则视频是他甩出去的钩,当他点击发送的那一刻,等待鱼儿上钩的期待感就占满了他的内心。
起初有几个蹲守在他微博里的职业黑子发现了林浩的更新,他们开始上班,在评论区制造舆论导向,引导不明就里的群众指责林浩,收钱了,打脸了,伤仲永,张仲景……
可当他们点开视频,从第一秒开始,弹幕上的风向,就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卧槽……这开头,是那次首播事故的原声?”
“这个叫王小虎的孩子,眼睛里有光啊……”
“哈哈哈,赵小帅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吗?粉了粉了!”
“妈的,看到李明宇那个不服输的劲儿,我想起了我年轻的时候。”
当视频播放到结尾,当那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出现时,整个弹幕突然消失了几秒钟。
随后,是火山般的爆发!
“这他妈才叫足球!这他妈才叫青训!看得我热血沸腾!”
“哭死,原来这些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足协那帮狗官,就会发公告给人家乱扣帽子,说人家是‘违规组织’?我呸!”
“全国踢馆?我操,这是什么神仙策划!来我们蓉城!我们蓉城少年队等你!”
“来我们大连!足球城的荣耀,不能只活在过去了!”
“浩哥牛逼!体制不要你,人民要你!我们支持你!众筹搞起来!收款码发出来!”
短短一个小时,视频的播放量突破了五百万。转发,评论,点赞,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体育圈。#林浩复出#、#华夏足球少年队#、#踢馆吧少年#三个话题,以不可阻挡之势冲上了热搜榜。
林浩的名字,不再仅仅与“封杀”、“狂徒”挂钩,而是与“希望”、“热血”、“梦想”这些词汇,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他想发动人民的力量。而人民,给了他最热烈的回应。
就在这时,林浩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他接通电话,对面传来一个清脆悦耳,又带着几分职业干练的女声。
“您好,请问是林浩指导吗?我是B站体育频道的运营总监,我叫苏清影。我刚看完了您的纪录片,我想说……我们对您的‘踢馆吧!少年!’全国挑战计划,非常非常感兴趣。”
(http://www.aixiasw.com/book/ga0jff-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