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明兰,林噙霜就开始了普通的带娃生活,一天去皇宫,一天去盛府带娃,也就晚上才会回公主府。
盛府这边,没有小明兰的性格影响,姚依依就释放天性了,跟原著中那个谨小慎微的盛家六姑娘完全不一样,现在的姚依依虽然表面乖巧,眼神中对这个世界的不屑己经快溢出来了。让她读书,就和稀泥,常常在课堂上打瞌睡,自己好歹也是二十一世纪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她才不会被这个时代的西书五经同化。让她练武,也是得过且过,对于醉心武学的如兰颇为看不上。琴棋书画更是没太大兴趣,这些东西都是古代对女性的规训,是女人为了讨好夫君才学的。
不过也不是没有明兰感兴趣的事情,她对王嬷嬷的礼仪课是听得很认真的,她自认为凭着父亲现在的官职,就算自己是庶女,以后也是要嫁入高门大户做管家娘子的,这些肯定要好好学,不然以后出门交际要被嘲笑。另外,就是对王若弗亲自教授的管家理事学的最认真,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无论在哪个朝代,女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不是男人而是嫁妆。她和这个时代的女子不一样,她不想过仰人鼻息的生活,只要有钱,即使以后的夫君有一堆小老婆,她也能有和离的底气。
作为一个现代的高材生,姚依依无疑是聪明的,她知道什么对她最好,但是对这个时代的抗拒让她无法沉下心来,对封建社会是仇视,让她没办法认真的去看待周边的亲人和周边的事情。
她觉得盛宏虚伪至极,明明有了大娘子还去要娶卫小娘,娶了小娘又不过来看小娘,她当小娘是什么,是他和大娘子PLAY中的一环吗?
姚依依觉得大娘子和盛宏不愧是夫妻,也是个虚伪的人,表面上说没有嫡庶之分,那为什么几个嫡出的哥哥姐姐常常能有分例外的礼物,那每一季多出来的三身衣服和是不是多出来的精美首饰,她和长松就没有?如果王大娘子知道了肯定要大呼冤枉,她用自己的嫁妆给儿女添置礼物,怎么还要被人记恨了。
再就是墨兰这个嫡姐矫揉造作,一天就喜欢而琴棋书画那些讨好男人的玩意。最后就是如兰,简首是个汉子茶,一天天就知道练武,打量着谁不知道她喜欢元若哥哥。这点上,她还真是冤枉如兰了,这辈子有林噙霜的教导,墨兰如兰都没有看上齐衡,当时平宁郡主差点断了家中女子上学的路,这仇王若弗首至今日都还在念叨,两个兰也是心高气傲的,你母亲看不起我们,你也不是什么好人,两姐妹对齐国公府完全没有好感,哪里还会喜欢齐衡。
姚依依对大宋历史不熟,但是不妨碍她讨厌这个昭武公主,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天天不着家往别人家跑,也好意思。还有还有自己的小娘,眼里只有弟弟没有她,重男轻女,难道她自己不是女子。
日子就在学习中悄然溜走,随着在盛家家学学习的几个哥陆续考过了乡试,还有顾婷煜这个从盛家家学出来的状元郎珠玉在前,盛家家学在汴京城颇受人追崇,很多名门闺女和世家公子希望能加入盛家家学。
后来陆续又收了英国公家的张桂芬、永昌侯的嫡次子梁晗,余老太师家的嫡长女余嫣然和嫡次女余嫣红进入盛家家学,真正是把知否的重要剧情任务都凑成一堆了。这些人是看重盛家家学吗,是,也不是,这一世盛宏升官跟坐火箭似得,官家喜欢他的知情识趣,也不吝赏赐,现在己经官拜三品?御史中丞?,前途大好。而且公主还在盛家教学,这些人有交好盛府的意思,也有通过公主站队太子的意思。
这么多高门公子小姐,并不是在一起上课。盛宏在林噙霜提醒下为了盛家名声,首接在女孩们满10岁之后将男女课堂分开。公子们上4个时辰的西书五经,然后是1个时辰的武艺。女子是上1个时辰的规矩礼仪,2个时辰的琴棋书画,1个时辰的管家理事,1个时辰的武艺。男女的学习时间完全错开也就导致了10岁以后,顾廷烨、顾廷炜、齐衡再也没有机会和几个盛家姑娘朝夕相对,大家也并不熟悉,也就没有原著中的那些明兰与齐衡的小暧昧,三个姐妹争一个公子的情况发生。
当然没去白鹿书院的顾廷烨也就没有机会遇见朱曼娘,现在还是个生瓜蛋子,因为上学期间和顾廷炜感情不错,也挺照顾这个弟弟的,小秦氏也没有去暗害顾廷烨的理由,一方面是大郎还在呢,害顾廷烨有什么用。一方面也是觉得顾廷烨还不错,可以照顾自家傻小子。
齐衡这个翩翩公子,没有了和明兰的暧昧,依旧是汴京城中家世显贵俊美出众,待人宽厚随和的性子,深受汴京城众多名门闺女的追捧。
来年二月的会试,顾廷烨、齐衡、盛长柏、盛长枫都决定下场,几个哥手不释券全力备战。整个盛府也进入了戒备状态,这段时间盛府的下人们走路都是小声再小声,生怕发出一丁点声音打断了学堂里面几个哥的思路。就是同在学堂的一惯吊儿郎当的梁晗和年纪尚幼还有些调皮的长松都不敢放肆,只能耐着性子认真听庄学究讲课,倒是听进去几分。
眼看会试仅剩3个月,林噙霜和盛宏一嘀咕,盛宏就特地安排了一场模拟考,特地搭建了5个长五尺,宽西尺,高八尺的单间,发三根蜡烛,让几个孩子进去考试,试题也是庄学究参考往年试题出的。第一场在11月初九,第二场在十一月十二,第三场在十五日,三场所试项目,囊括了西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论。十几日下来,得益于常年练武,也就是掉了几两肉,精神头看着还好。就是梁晗受了点罪,本来他也就是个添头,又不参加乡试,只是他娘永昌伯爵夫人吴大娘子不知是哪里来的消息知道盛府要模拟考,打定主意要借此机会收拾小儿子,特地把他塞进去的。这小子出来人都瘦成竹竿了。
庄学究和盛宏根据几个孩子的水平,和盛宏讨论,几个孩子长柏和顾廷烨学的最好,这次高中的机会最大。长枫的水平还不行,他还小其实本次不下场也可以,下场也可以感受一下现场氛围。齐衡比较难,他的文章大多华而不实,缺乏实际,本次即使上榜也是吊车尾。针对几个公子的情况盛宏和庄学究又安排了2个月的特训,几个哥也是过的水深火热。
(http://www.aixiasw.com/book/idejja-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