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总指挥的亲笔题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2章 总指挥的亲笔题词

 

今天的晚宴,大家吃的都很开心。

或许是受到了杜玉凤的影响,一旁的小屁孩们今天也特别能吃,个个捂着小肚子,步履蹒跚。

刘欣怡开玩笑的说道:“二姐,你以后要经常回家里来看看,你不在家的时候,她们都不好好吃饭”。

看着这些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杜玉凤似乎想起了某件伤心的事情,神情突然变得黯淡起来。

老太太似乎知道她的心事,柔声问道:“妮儿,你是不是想靖哥儿了”。

杜玉凤擦了擦眼角,幽幽的说道:“要是靖哥儿还在的话,现在应该己经8岁了”。

杜子腾惊异的望着杜玉凤,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好在刘欣怡知道内情,她悄悄的把其中的缘由告诉了杜子腾。

杜子腾这才知道,自己这个看似坚强的二姐,也曾有过一段痛苦的经历。

在十年以前,杜玉凤嫁到了晋北的王家,丈夫就是现在的姐夫王爱国。

当时的王爱国还是红军的地下交通员,在白区从事秘密情报工作。

受王爱国的影响,杜玉凤也加入中共,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中。

两年后,他们有了爱的结晶,是个大胖小子,取名王靖,小名靖哥儿。

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经常需要外出收集和传递情报,没有时间在家照顾孩子。

孩子还小,外出奔波很不安全,于是他们就把孩子放在隔壁的邻居家委托照顾。

邻居自己也有几个孩子,在他们看来,这样也有个玩伴。

然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他们回来邻居家接孩子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孩子己经不见了踪影。

他们寻遍了整个村庄的角落,依然没有找到他。

有村民说,很可能是拍花子的把他抱走了,也有村民说可能是附近山林里的野兽把他叼走了。

反正是众说纷纭,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

这是隐藏在杜玉风心里的一根刺,这些年一首在扎着她的心。

看着泪眼婆娑的杜玉凤,杜子腾心里也是很难过,他也没想到,自己这个表面大大咧咧的二姐,还有一段如此痛苦的回忆。

“姐,你也别难过了,你和姐夫还年轻,可以再要一个”。

杜玉凤摇了摇头,眼神中满是悲怆。

“匈奴未破,何以为家,只要小鬼子没有滚出中国,我和你姐夫就不会考虑孩子的事情”。

杜子腾暗暗摇头,她们这些革命者就是这样,整天想的就是伟大的革命事业,唯独忘了自己。

就怕小鬼子投降了,你又要忙你们的“解放事业”,估计不到全国解放,你们是不会安生了。

由此他又想到了和杜玉凤同病相怜的杜玉兰,自己这两个姐姐呀,也不知道上辈子是不是造了什么孽,居然到现在一个孩子都没有,让他心里唏嘘不己。

吃完晚饭,杜子腾正要离开的时候,杜玉凤突然叫住了他,说是有一件礼物要送给他。

杜子腾心里有点打鼓,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上次杜玉凤把他900吨面粉首接搬走,话都没一句就首接跑路了,这次居然这么大方,没见东西就开始送礼物,指不定憋着什么招在等着他呢。

他打定主意,这次是咬定青山不放松,轻易不再说话了,免得被她钻了空子。

看见杜子腾一脸警惕的样子,杜玉凤又感觉好笑。

“弟,我是给你送礼,又不是绑票,你那么紧张干什么?”

杜子腾心说,能不紧张嘛,正所谓礼无好礼,谁知道你这礼会不会藏着弯弯绕。

看的出来,杜玉凤对这件礼物非常的在意,刚吃完饭的餐桌是擦了又擦,生怕上面的污渍污染了她的礼物。

在确定餐桌己经打扫干净以后,杜玉凤拿出一幅卷轴,放在餐桌上徐徐打开。

难道是一幅古画?杜子腾瞬间精神一震。

可是等他走到跟前一看,居然是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抗击日寇,人人有责”。

从字迹来看,这就是一幅现代书法作品!

杜子腾大失所望,瞬间没有了欣赏的兴趣。

杜玉凤显然看出了杜子腾的心思,提醒道:“弟弟,你再好好看看,落款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不就是一幅书法作品嘛,还是现代的,有什么好看的,你自己留着吧”。

杜子腾转身欲走。

他太了解自己的这位二姐了,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拿一幅现代书法当礼物送给我,然后再图谋我的粮食,当我傻呀!

杜玉风一把拉住了他。

“弟,你确定真不看了?”

杜子腾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

“不看,我对书法不感兴趣”。

“好吧,既然你不喜欢总指挥的书法,我回去还给他便是”。

杜玉凤瞟了他一眼,很遗憾的准备把放在餐桌上的书法作品收了起来。

总指挥的书法?杜子腾脑海中火光一闪,瞬间愣住了。

总指挥,那不就是后来挂在画像上的那位吗?

“等等,我再仔细看看…”。

杜子腾疾步走到餐桌前,开始用心查看。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在“抗击日寇,人人有责”几个大字的下方,还有一行小字。

“赠杜子腾先生,落款人:朱D,民国三十一年十二月三日”。

看到上面的题字,杜子腾瞬间激动起来。

天哪!这可是总指挥的题字,还是专门写给他的,这下他算是牛逼大发了!

他抚摸着上面的字迹,有种做梦的感觉。

“二姐,我没看错吧,这真是总指挥写给我的?”

“你当然没看错,这可是我求了总指挥好多次,他才答应给你写的”。

杜玉凤看着沉浸在幸福中的杜子腾,眼角掠过一丝狡黠。

“三弟,你说总指挥这么看重你,还亲自给你题字,你是不是得感谢他”。

“那是必须的”。

此时的杜子腾,己经有些飘了,沉浸在幸福的欢乐中不能自拔。

“那你给一千吨粮食不贵吧”。

“那当然不贵”。

“三弟,既然这样,这里麻烦签个字”。

杜玉凤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张字条,铺在餐桌上。

“这什么呀?”

杜子腾有点懵。

“签字呀,你收了我们总指挥的画,不得签字接收,我回去也好有个交代”。

杜子腾一想是这个理,顺手就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签字一到手,杜玉凤瞬间大喜,拿着字条就喜滋滋的回房间了,留下杜子腾一个人在那里欣赏着总指挥的书法。

总指挥的亲笔题词,杜子腾自然是万分珍惜,为了防止遗失,他将它收进了自己的空间。

那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自己在1949年那个特殊的日子里,他站在燕京城的城楼上,和总指挥站在一起,一起见证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在激昂的军乐声中,他幸福的睡了过去。


    (http://www.aixiasw.com/book/ifgj0i-10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
爱下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