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老爷,你快醒醒”。
杜子腾感觉有人在推他,他睁开眼一看,原来是自己的老婆刘欣怡。
“夫人,有事吗?”
“老爷,别睡了,仓库的杜主管来了,说是有急事要向你禀报”。
这个时候,杜子腾才发现,窗外己经天色大亮。
他赶紧穿好衣服,从床上爬了起来。
来到客厅,他就看见仓库的主管杜十三正焦急的在大厅里走来走去。
看见杜子腾出来,杜十三像见到救星一样跑到他的跟前。
“少爷,你是不是批了一千吨粮食给二小姐?”
杜子腾勃然变色。
“开什么玩笑,我什么时候批了一千吨粮食给她”。
“可是二小姐现在拿着你的批条,上面有你的亲笔签名,说是你批准的,现在正在仓库闹着要提货呢”。
杜子腾这个时候才记起,昨天晚上他好像给杜玉凤签了一个收条。
他一拍脑袋,糟糕,又被杜玉凤给算计了。
“这个杜玉凤,还真的是无孔不入,真是岂有此理,走,去仓库看看!”
他怒气冲冲的来到仓库,老远就看到杜玉凤正站在仓库门口,和站岗的卫兵争执。
“让开,让我进去提货”。
如果不是站岗的卫兵知道杜玉凤是杜子腾的二姐,早就把她逮起来了。
看着杜玉凤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杜子腾瞬间火冒三丈。
“杜玉凤,你好大的胆子,你到底想干嘛呀?”
杜玉凤看见杜子腾过来,一点也不慌,反而催促道:
“弟弟,你快点给仓库的人说一下,叫他们赶紧准备一千吨粮食送到山脚下,我们的人中午就到”。
杜子腾又好气又好笑。
“我什么时候答应给你一千吨粮食了?”
杜玉凤拿起手中的纸条,打开伸到杜子腾的面前。
“我的好弟弟,你看清楚,这是你昨天晚上答应给我的,上面还有你的亲笔签名,你可不能反悔”。
杜子腾凑近一看,只见上面写到:
“为支援八路军抗战,特批准提取粮食一千吨,落款人杜子腾”。
杜子腾这才知道,杜玉凤趁他昨晚恍惚的工夫,又坑了他一把。
“杜玉凤,你可真行,我可是你亲弟弟呀!”
杜玉凤得意洋洋的说道:
“你就说认不认吧,你要是不认呢,我也不勉强,你把画退给我,我好回根据地交差”。
杜子腾恨的牙痒痒,看来这一千吨粮食不给还不行了。
要是杜玉凤真的把画退回去,那可就彻底的把总指挥和八路军给得罪了。
不管怎么说,这总指挥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他恨恨的瞪了杜玉凤一眼,转身对杜十三说道:“准备一千吨粮食,送到山下,交给八路军的同志”。
既然杜子腾都发话了,杜十三自然再没有异议。
“是,少爷!”。
杜玉凤瞬间眉开眼笑。
“谢谢弟弟!那我就带着这批粮食回根据地了”。
“赶紧走,以后没事别回来!”
杜玉凤扬了扬手中的小拳拳,冲他做了一个鬼脸。
“我回来又不是看你,我是回来看老太太的!”
杜子腾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真当我傻呀!
杜子腾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杜玉凤自己的主意,借总指挥的虎威,结结实实的坑了他一把。
看着杜玉凤得意的笑容,杜子腾一脸的生无可恋。
他的这两个姐姐,自从加入了不同的阵营,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全都中毒了。
一个中的是共产主义,一个中的是三民主义。
在她们的世界里,信仰己经成了她们生活中的全部。
就是不知道有一天,当两姐妹兵戎相见,他这个当弟弟的该怎么办?
一想到这里,他就感到心疼肝疼肺也疼!
和两个姐姐不一样,来自和平世界的杜子腾对政治很不感冒,只想过自己的日子。
可是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想安稳的过太平日子,谈何容易。
中午的时候,接到消息的八路军运输队来了,为了保证粮食安全,根据地还派了一个连来武装押运。
杜玉凤这次回来就是为了弄粮食,拿到了粮食的杜玉凤丝毫没有耽搁,带着肖家两姐妹首接就跟着运输队准备回根据地。
临走的时候,杜子腾叫住了肖文英。
“肖文英,这是送给你的,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肖文英打开一看,大吃一惊。
只见袋子里面不但有大白兔奶糖,还有巧克力,压缩饼干,肉罐头,奶粉,还有很多她叫不出名字的零食。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可都是难得一见的宝贝!
“杜大哥,这也太多了,这怎么好意思?”
“拿着吧,根据地不比安阳城,生活艰苦,好好照顾自己!”
“谢谢杜大哥!”
肖文英拿着沉甸甸的一袋礼物,心里甜丝丝的。
杜玉凤把杜子腾拉到一边。
“你老实交代,你是不是看上肖文英了?”
杜子腾哭笑不得。
“姐,你想什么呢,我就是因为她家的事情过意不去,特意准备了一袋礼物给她,你不要多想”。
杜玉凤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我警告你哈,你可是有老婆的人,别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小心出事!”
杜子腾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我的二姐,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你还是赶紧走吧”。
“你知道就好!”
就在杜子腾给杜玉凤一行送别的时候,一场针对太平寨的阴谋悄然袭来。
因为雪季的到来,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停止了对太行山根据地的袭扰,所有的日军都缩进了坚固的碉楼里面,开启了猫冬模式。
和杜子腾一样,日军也在休养生息,为来年春季的的大扫荡做准备。
合涧镇,这个距离太行山最近的小镇,却在今天迎来了一个神秘的车队。
这个车队是从北边开来的,一共有15辆大卡车,车厢没有任何的标识,上面盖着厚厚的帆布,也不知道里面拉的到底是什么。
就连开车的司机,也是穿着便装,戴着口罩,看不清他的脸。
毫无疑问,像这样规模的车队,能穿越重重关卡来到合涧,背后的关系肯定非同一般。
车队进入合涧镇以后,就首接开进了合涧镇的鬼子军营,再也没有出来过,只是门口的岗哨突然多了起来。
冬天的夜晚,黑的特别快。
当夜幕开始降临,合涧镇突然警铃大作,一大群鬼子兵从军营里面窜了出来,他们走上街头,开始对合涧镇实行“戒严”。
所有合涧镇的居民都被要求待在屋里不准出来,否则一律抓起来枪毙。
只是一会儿工夫,刚才还是一片喧哗的街头瞬间变得冷清起来,只有一群凶神恶煞的日本兵在街头端着步枪在街头来回巡视。
很快,挨着街道的居民就听到一阵汽车的轰鸣声,显然是有车队从合涧镇的街头经过。
十几分钟后,汽车的轰鸣声逐渐远去,大街上的鬼子兵也跟着撤走了,合涧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虽然不知道刚才过去的车队到底有什么猫腻,但是处在战乱之中的合涧镇居民敏锐的意识到,这个神秘的车队显然是冲着太行山的抗日武装去的,只是不知道他们针对的到底是谁?
因为下雪的原因,厚厚的积雪覆盖了路面,西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原来的道路己经很难发现。
或许是为了隐瞒自己的行迹,这支神秘车队没有开远光灯,就连车灯也蒙上了一层纱布,只能凭借朦胧的灯光照亮前方不远的路。
在经过两个小时的缓慢行驶之后,车队终于停了下来。
这个时候,车厢厚厚的帆布被掀开了,从车上下来一队全副武装的鬼子士兵。
这群鬼子兵和镇里面的鬼子兵明显不一样,他们的外面都套着白色的披风,就连头上的钢盔,也是白色的。
他们的服装和皑皑白雪浑然一体,如果趴在地上不动的话,你真的很难发觉。
他们的装备也很特殊,每一个士兵都装备着最新式的百式冲锋枪。
这种冲锋枪是日本新研发的武器,它借鉴了德国MP34冲锋枪的设计理念,配置有30和50发子弹的弹夹,精度高,威力大,很适合近战。
但是这种冲锋枪只制造了不到2万支就停产了,日本陆军也没有再大规模采购,据说只装备了极少特殊部队和东京的警卫部队。
(http://www.aixiasw.com/book/ifgj0i-10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