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98K步枪是杜子腾用积分通过系统兑换的,这16把步枪就花了杜子腾16个积分,他还用10个积分兑换了两箱子弹。
这一下就花了杜子腾26个积分,他现在还有223个积分。
这98K步枪是德国毛瑟步枪1898系列的衍生品,也是当时德国军队标配的制式步枪。
它射击精度高,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在当下的中原大地,算是最好的步枪了,没有之一。
虽然从表面上来说,汉阳造也是衍生于德系枪族,但是汉阳造仿制的是1888委员会步枪,跟毛瑟步枪完全就是两回事。
说白了就是名牌和山寨的区别,没有可比性。
1888委员会步枪其实是西方的军火商为了骗钱卖到中国来的,还骗清政府说是毛瑟步枪,硬是把当时的清政府给坑了。
即便是这种相对比较落后的汉阳造,也因为当时中国落后的制造工艺,导致国内生产的汉阳造步枪在射击精度,使用寿命上相差很大。
这一点在二战时期的抗日战场表现尤为突出。
人家制造的98K步枪在战场上即便是枪管都打红了,都很少出现炸膛的。
而汉阳造就不一样了,你如果连续射击的话,不但射击精度会随之下降,就连枪管,也随时有炸膛的风险。
有不少士兵因为枪管炸膛而受伤。
至于枪支的可靠性,就更不用说了。
在我们的抗战历史中,有很多使用过汉阳造步枪的战士都反映,汉阳造卡壳的几率很高。
经常是打着打着,子弹突然就卡壳了。
这种情况在战场上是非常要命的!
而我们的战士,就是拿着这种简陋的武器在战场上和侵略者顽强战斗,一首到鲜血流尽的那一刻。
这也是为什么杜子腾要给护卫队配备98K步枪的原因。
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护卫队在战场上被敌人压着打,沦为牺牲品。
当然,杜子腾给护卫队装备98K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当时的德国和中国政府关系很好,有不少98K也借着贸易的机会来到了中国,有将近10万支98K步枪流入了中国市场。
这样护卫队装备98K步枪也不会引起有心人的怀疑。
有点遗憾的是,虽然98K步枪和汉阳造一样,也是使用7.92毫米口径的子弹,但是他们的子弹却不能通用。
最根本的原因是98K使用的尖头弹,弹体较长,而汉阳造使用的是圆头弹,弹体较短,如果强行混淆使用,很容易卡在枪膛里面。
不过目前部署在黄河沿线的国民党军队倒是装备了一款和98K同等类型的步枪,它其实就是98K步枪中国版,在当时叫中正式步枪。
这种步枪一共生产了约60万支,主要装备中央军。
它和98K步枪一样,也是用7.62毫米口径尖头弹,同样是一个弹匣5发子弹。
弹匣容量小,这或许也是98K唯一的缺点吧。
这16把簇新的步枪,再配上杜子腾跨时空买回来的军绿色作训服,统一制式步枪,统一的制服,让杜家的护卫队瞬间有了模样。
正所谓人靠衣裳马靠鞍,穿上统一的制服以后,往日看起来很不起眼的这些杜家家丁,立马变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
就连院子里那些女丫鬟,看着他们的眼神中,都多了一丝羞涩。
如果不是担心被人举报逾越,杜子腾都有心给他们配上现代的肩章,那样看起来更威!
虽然看起来威风,但是杜子腾很清楚,这就是一花架子,现在要是把他们拉上战场,立马就歇菜。
这些人以前都是农民,干农活是一把好手,但是使枪嘛,还得需要时间的磨练。
在没有经过军事训练之前,他们就是一个个拿着枪的泥腿子。
杜子腾决定像学校搞军训一样,先对他们进行一番简单的队列训练。
虽然杜子腾和他们一样,没有当过兵,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但是穿越的福利,让他有机会获得先进的军事训练技术。
《人民军队训练手册》是杜子腾从网上下载的,首接在打印店用A4纸打印了几十本,放在他的空间,现在,人手一本。
这可是人民军队几十年战争的经验总结,里面不但有各种训练方法,还有对敌作战的各种应对方式,战术协同,武装部队的合成训练方式。
杜五魁看着这厚厚的一本军事训练手册,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少爷,这书是你写的!”
老实说,对现在的杜大少爷,杜五魁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以前的杜子腾,整天嘻嘻哈哈的,没个正行。
不是吃喝嫖赌,就是到处游山玩水,没心没肺,对家里的事情从来都不带管的。
可是现在的杜子腾,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但行事变的稳重了,也变得神秘起来。
这些崭新的制式步枪,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弄来的,还一弄就是16支。
今天更让他震惊的是这本步兵训练手册,里面的内容让他更是吃惊。
因为杜怀德在世的时候,曾经安排他去当时的国军部队训练过一段时间,目的就是为了回来保护杜家的周全。
正是那段时间的军事训练,让他认识到了国军部队内部的腐败。
在他的记忆中,国军的训练更多的就是队列练习,至于系统的军事化训练,根本没有。
很多时候,所谓的军事训练就是磨洋工,更多的是喊口号。
实弹射击每人打了一枪就收工了,根本没人管你打中没有,按照长官的话说,子弹精贵,知道怎么开枪就可以了。
其实在国军的部队,也是有训练手册的。
只不过因为国军内部贪墨成风,为了节省开支,很多必要的军事训练都被他们有意识的忽略了。
杜子腾虽然脸皮厚,但是人民军队几十年的宝贵经验,他还是不敢贪功的。
“嗯嗯”,他一本正经的胡说道:
“这个训练手册嘛,是我请国外的军事专家写的,顺便也加了一点个人的见解,你觉得怎么样?”
“当然好了,这比我当初在国军部队训练时看到的教材还要好,还要专业,少爷,你真厉害!”
杜子腾有些飘飘然。
“没什么,我就是一个搬运工而己”。
有了专业的军事教材,杜子腾开始每天带着这十几个男家丁进行队列练习,拼刺训练,武装越野。
经过几天的训练以后,杜家的护卫队有了很明显的变化,虽然还做不到站如钟,坐如松,也算是有了一点军人的样子。
(http://www.aixiasw.com/book/ifgj0i-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