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匪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章 匪乱

 

几天后,杜子腾带着他们来到了十几里外的一个山坳里,这里就是杜子腾为护卫队设立的临时靶场。

“实弹射击,现在开始!”

16个人,分成两队,一队监督,一队趴在地上进行射击训练,打完5发子弹再换人继续。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步枪强大的后坐力,很多人的射击都跑靶了,子弹都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

也只有曾经参加过军事训练的杜五魁,勉强打了几个七环,连九环都没有一个。

没办法,这些都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他们的蜕变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时候,他和杜五魁就成了军事教官,一个个耐心的教他们。

在两个人的耐心教导下,几个小时以后,护卫队的实弹射击终于有了显著的进步。

虽然还是会有人脱靶,但是最起码大部分的护卫队员都己经能够打中靶子了。

仅仅是这个简单的进步,就消耗了近500发子弹,人均30发左右,让杜五魁心疼不己。

“少爷,现在子弹金贵,就是国军的正规部队,都没有他们打的多,要不还是算了吧,我们用空枪练习就行”。

彼时的中国,因为技术落后,子弹的产量十分有限,大部分都需要进口。

因为子弹精贵,就连当时的政府军,实弹训练的机会都很少,这也是当时中国军队伤亡大的原因之一。

可是即便如此,当时的政府军依然还是舍不得给新兵提供大规模实弹射击的机会。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子弹比人贵,所以他们宁愿拿人命来填,也不愿耗费精贵的子弹来练习。

对杜五魁的建议,杜子腾还是拒绝了。

他看着硝烟西起的射击场,幽幽的说道:

“正是因为国军的士兵缺乏实弹训练,才会在战场上白白丢了性命,不要心疼钱,只要大家以后都练成神枪手,少爷我就是倾家荡产也愿意”。

杜五魁曾经去过军营,知道当时国军的很多新兵实弹射击不会超过十发子弹,有的甚至连实弹射击都没有进行过,就被拉上了战场。

这些没有实弹射击经验的新兵在面对实弹射击经验丰富的小鬼子时,自然就落了下风,很多新兵一上战场就当了炮灰。

任谁都知道,只有经过子弹喂出来的兵,才能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活的越久。

虽然他们护卫队不一定会上战场,但是以今年的形式,大规模的匪盗很快就会出现,如果护卫队战斗力不行,杜家就会沦为这些匪盗的盘中餐。

看着弹药箱里面不断减少的子弹,杜五魁红着眼睛吼道:

“弟兄们,现在时局混乱,世道艰难,少爷花这么多钱给我们买装备,买子弹,谁要是训练偷懒,偷奸耍滑,老子第一个饶不了他”。

他举起手,高声喊道:“刻苦训练,保卫杜家”。

“刻苦训练,保护杜家!”

在一阵口号声中,护卫队手中的步枪开始不断的轰鸣。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到10月份的时候,这支16人的杜家庄护卫队己经消耗了近5000发子弹,人均300多发。

这样的实弹训练,可以说己经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新兵。

也就是杜子腾有系统在支撑,要换了其他人,早就破产了。

这样的投入没有白费,护卫队的射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再也没有脱靶的现象发生了。

有几个队员甚至达到了神枪手的水准,每次射击都能命中靶心。

杜子腾把这几个神枪手组成了一个狙击小组,专门给他们配备了98K狙击步枪。

他们以后的任务就是在杜家大院遭到攻击时,狙杀敌人重要目标,打乱敌人的部署。

在军事训练的期间,杜子腾也没有忘记加高加厚自家大院的围墙。

因为战争,水泥和铁丝网都被列入战略管控物资,普通人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不过这对杜子腾来说,却不是难事。

他趁着训练间隙专门回到了2024,买了高标号的水泥和铁丝网,把杜家大院重新修整了一番。

围墙全部加厚至50公分,围墙高度达到3.5米。

墙体采用大青石筑基,连接上钢筋,辅以青砖盖面,再用水泥浇筑,让围墙变得坚固无比。

可以说,在整个安阳,这样的围墙,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只要不是面对炮击,对付一般的攻击完全没有一点问题。

考虑到西个碉楼还是有些少,他又加建了几个碉楼,使得杜家大院的碉楼增加到8个。

这样,不管哪一面遭到敌人攻击,都会有遭到三个碉楼的还击。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杜家大院,己经接近了军事要塞的标准,说是坚如磐石,固若金汤也不为过。

对杜子腾大肆加固围墙,还组建护卫队的事情,杜家庄的人是既羡慕又嫉妒,看着杜家大院的眼珠子都是绿的。

任谁都知道,随着灾荒的到来,一场大的混乱即将开始。

中原大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时逢战乱,各种武装组织充斥其中,再加上鬼子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让这片本就干涸的土地变得鲜血淋漓。

不是所有人都有杜家那么的豪横,有那么多的资源可以挥霍。

对他们来说,如果是小规模的匪乱,村里的保丁还可以勉强应对,可要是大规模的匪乱,他们就只有逃命的份。

哪怕是高墙大院的杜家,如果遇到大规模的匪徒攻击,这支16人的护卫队能不能保护好杜家大院的周全,也是一个问题。

金秋十月,本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可是对于中原大地上的老百姓来说,这就是苦难的开始。

炽热的太阳照射着大地,干旱依旧还在持续,田地里的庄稼一片干涸。

伴随着干旱来的,还有漫天飞舞的蝗虫,它们吃掉了树叶和庄稼,留下光秃秃的树干。

来到县城的灾民越来越多,就连距离县城十几公里的杜家庄,也开始有了流民的身影。

杜家庄的人开始紧张起来,因为他们知道,随着这些流民的出现,那些不怀好意的土匪也将接踵而至。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匪乱就开始了。

今天是张家村被打劫了,明天是李家庄被土匪给抢了,而且愈演愈烈,整个安阳都陷入了一片动荡之中。

最开始的时候,城里的警察局还例行公事的来乡下巡视一番,后来发生的事情多了,警察也装聋作哑,装作不知道。

这些土匪很多都是流民,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抢粮食,可是慢慢的,就开始抢钱,抢女人。

等到了后来,就变成了杀人屠村。

人性就是这样,从抢劫到杀人,只在一念之间。


    (http://www.aixiasw.com/book/ifgj0i-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
爱下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