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绸缎纵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章 绸缎纵火

 

书院失窃杀人一案告破后,开封城的百姓们对包拯愈发敬重,包拯等人也依旧忙碌于处理各类事务。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多久,这日晌午,开封城内一家颇有名气的“瑞祥绸缎庄”突然燃起大火。火势迅猛,浓烟滚滚,附近的百姓们纷纷惊慌失措地呼喊着,奔走相告。

很快,消息传到了开封府。包拯听闻后,立刻带着公孙策、展昭以及一众衙役匆匆赶往现场。当他们抵达时,只见瑞祥绸缎庄已经被熊熊大火吞噬,火势借着风势不断蔓延,救火的人们奋力泼水,却难以控制火势。展昭见此情景,立刻组织衙役和百姓们一起救火,尽量减少损失。

包拯和公孙策在一旁观察着现场的情况。公孙策皱着眉头说道:“大人,这火起得如此突然且凶猛,恐怕不是意外失火这么简单。”包拯点点头,目光凝重地看着被大火包围的绸缎庄,说道:“先等火势扑灭,我们再仔细勘查现场,看看能否找到线索。”

经过一番努力,火势终于被扑灭。绸缎庄内一片狼藉,绸缎被烧得面目全非,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味。包拯一行人小心翼翼地走进庄内,四处查看。包拯蹲下身子,捡起一块烧焦的绸缎,仔细观察着,说道:“公孙先生,你看这绸缎的燃烧痕迹,有些地方烧得特别快,很像是被助燃物点燃的。”

公孙策在庄内四处勘查,他发现了一些残留的黑色粉末,小心地收集起来,说道:“大人,这些黑色粉末很有可能是火油之类的助燃物残留。看来这确实是一起人为纵火案。”展昭在庄内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被烧坏的火折,他将火折拿给包拯看,说道:“大人,这火折看起来很新,应该是纵火者留下的。而且这绸缎庄的门窗都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很有可能是熟人作案或者是有内应。”

包拯转身问旁边一位惊魂未定的伙计:“你们绸缎庄平日里可有什么仇人?或者有没有和谁发生过激烈的矛盾?”那伙计想了想,说道:“包大人,我们绸缎庄一直本本分分做生意,平日里也没得罪过什么人。只是前些日子,隔壁的‘福源布庄’老板陈福,因为我们抢了他不少生意,和我们掌柜大吵了一架,还扬言要让我们绸缎庄开不下去。”

另一个伙计补充道:“还有,我们庄里的一个伙计李顺,前些日子因为偷拿了一些绸缎被掌柜发现,被狠狠责罚了一顿,还被赶出了绸缎庄。李顺当时走的时候,嘴里一直骂骂咧咧的,说要报复掌柜。”

包拯思索片刻,对展昭说:“展护卫,你去调查一下陈福和李顺今日的行踪,看他们是否有作案时间。公孙先生,你仔细检查一下那些黑色粉末,看能否确定助燃物的种类。”

展昭领命而去,公孙策则拿着黑色粉末回到临时搭建的勘查处,仔细检查。过了一会儿,公孙策说道:“大人,经过检查,这些黑色粉末确实是火油的残留,而且从成分来看,应该是城西‘聚源油坊’所产的火油。我们可以去油坊打听一下,最近有没有人大量购买火油。”

此时,展昭回来禀报:“大人,经过调查,陈福今日一早就去了城外进货,有同行的商人和车夫可以证明他的行踪。李顺今日一直在城里的一家小茶馆里和人打牌,茶馆的老板和牌友们都可以证明他的行踪,他们似乎都没有作案时间。”

包拯着下巴,沉思道:“既然他们都有不在场证明,那这起案件的真凶究竟是谁呢?我们先去‘聚源油坊’打听一下火油的销售情况。”

包拯一行人来到“聚源油坊”,油坊的老板见到包拯等人,连忙恭敬地迎接。包拯拿出那些黑色粉末,问道:“你可认得这些火油?最近有没有人大量购买你家的火油?”

油坊老板看了看那些黑色粉末,说道:“大人,这确实是我家所产的火油。最近确实有一个人大量购买了火油,他叫张龙,是个游手好闲的人,我当时还觉得奇怪,他买这么多火油做什么。”

包拯立刻派人去寻找张龙,很快,张龙被带到了绸缎庄。张龙长得五大三粗,一脸横肉。包拯目光如炬地盯着他,问道:“张龙,你为何购买大量火油?这瑞祥绸缎庄的纵火案是不是你所为?”

张龙脸色一变,连忙说道:“大人,我买火油是有用处的,但我可没有纵火啊。我是受雇于一个人,他让我买火油,还说事成之后给我一大笔钱。我当时鬼迷心窍,就答应了。但我不知道他要用来做什么。”

包拯冷哼一声,继续追问:“那雇你的人是谁?你最好老实交代,否则罪加一等。”

张龙犹豫了一下,说道:“大人,我真的不知道他是谁,他每次和我见面都是蒙着脸的,只给我钱和吩咐我做事。我真的只负责买火油,其他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包拯听后,心中有些疑惑。他觉得张龙的话半真半假,似乎在隐瞒着什么。这时,公孙策在一旁说道:“大人,或许我们可以从张龙的行动轨迹入手,看看他买了火油之后,都去了哪里,有没有人看到他和什么人接触。”

包拯点点头,对展昭说:“展护卫,你带着衙役去调查一下张龙买了火油之后的行踪,看能否找到新的线索。”

展昭领命而去。过了几个时辰,展昭回来禀报:“大人,经过调查,张龙买了火油之后,曾在绸缎庄附近徘徊过,而且有人看到他和一个身材瘦小的人接触过。只是当时天色已晚,没有看清那人的模样。”

包拯思索片刻,突然想到了绸缎庄的一个伙计身形较为瘦小。他立刻把那个伙计叫来,这个伙计叫王虎。王虎见到包拯,眼神闪烁,十分紧张。包拯严肃地说道:“王虎,张龙买了火油在绸缎庄附近徘徊,还和一个身材瘦小的人接触过,你可知道些什么?如果你如实招来,或许还能从轻发落。”

王虎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大人,是我和张龙合谋的。我在绸缎庄里一直觉得自己的工钱少,看到掌柜赚了那么多钱,心里很不平衡。后来我认识了张龙,就和他商量着放火烧了绸缎庄,然后趁机偷些值钱的东西。我知道掌柜的一些财物藏在哪里。张龙负责买火油和放火,我负责内应。没想到还是被大人查出来了。”

包拯怒喝道:“你们为了钱财,不顾他人的生计和安危,实在是可恶至极。”

最终,包拯依法惩处了王虎和张龙,瑞祥绸缎庄的掌柜对包拯感激涕零。这起绸缎庄离奇纵火案得以解决,开封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这一次,包拯没有立刻回到开封府。他站在绸缎庄前,看着忙碌着重建的人们,心中明白,罪恶总是在不经意间滋生,他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他转身对公孙策和展昭说道:“我们在这附近走走,听听百姓们的声音,看看是否还有其他隐藏的问题。”

三人漫步在街道上,听着百姓们对这起案件的议论,也听到了他们对包拯的赞扬和期望。包拯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些信任他的百姓,他将继续坚守公正,守护这一方土地的安宁,让开封城真正成为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家园。(本章完)


    (http://www.aixiasw.com/book/ijhhjj-18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
爱下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