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捏着手机,在基地里漫无目的地转了三圈,鞋底与地面摩擦的声音在寂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
苏砚的手机屏幕还亮着,陈立的消息像团火,烧得我后槽牙发酸,那炽热仿佛要从屏幕中喷薄而出。
“先查张伟。”苏砚突然开口,指尖在电脑键盘上敲得飞快,噼里啪啦的按键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急促作响。
“宏远资本的投资总监是陈立,但最终拍板的是张伟。我刚翻了他们近三年的财报——”她推了推眼镜,那动作带着一种专业的沉稳。
“张伟主导的电竞项目回报率都在300%以上,去年注资的冠军队,现在商业价值翻了五倍。”
我摸出烟,烟盒在手中,粗糙的触感让我有些犹豫,最终还是将烟塞了回去。
老周说过,资本的钱沾手容易甩脱难。
“老周认识圈里的人吗?”
“我打给王哥了。”苏砚头也不抬,屏幕蓝光映得她眼尾发青,那青绿色的光在昏暗的环境中显得有些诡异。
“他是前LPL经理,说张伟这人‘够狠但守规矩’,投战队只看两样——青训体系和战术创新。”
我盯着墙上的战术板,目光落在那上面贴着的我整理的面板数据上:操作185、意识178、手速192。
这些数字在灯光下闪烁着,仿佛在诉说着能把草根变成职业的可能,但资本要的,是能把职业变成摇钱树的机器。
“去。”苏砚突然合上电脑,那清脆的合盖声在房间里回荡。
“但只带《培养方案》的简版。核心数据——比如面板加点公式——不能给。”
我扯了扯领口,后半夜的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带着丝丝凉意,吹得韩东的训练计划表哗啦响,那声响像是在催促着什么。
他睡前在本子上写“昭哥要签大合同”,字迹歪歪扭扭,像刚学写字的孩子,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稚嫩。
第二天九点五十,我和苏砚走在去希尔顿顶楼咖啡厅的路上。
阳光洒在身上,暖烘烘的,但我的心里却有些忐忑。
路上行人匆匆,街边的店铺热闹非凡,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喧嚣的氛围。
当我们站在希尔顿顶楼咖啡厅门口时,玻璃门里,穿深灰色西装的男人正低头看表,他手腕上的表链闪着冷光,和苏砚电脑屏幕的光一个颜色,那冷光仿佛带着一种冰冷的距离感。
“顾先生,苏小姐。”男人起身,伸手时袖口露出袖扣,是电竞联赛的标志,那标志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我是张伟。”
咖啡香混着皮革味涌过来,那浓郁的香气钻进鼻腔,带着一种别样的诱惑。
我坐下时椅子发出轻响,苏砚的包放在我俩中间,拉链没拉严,露出半本《战术心理学》,书的封面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首说吧。”张伟把平板电脑推过来,“我看过你们在LDL的录像。顾先生的五位置转线,苏小姐的临场战术调整——”他敲了敲屏幕,“上赛季次级联赛,你们这支临时凑的队,把LPL二队按在地上打了三场。”
我喉咙发紧,那场比赛我操作分冲到了190,意识被苏砚用小抄提示了七次,那些回忆像电影片段一样在脑海中闪过。
“我们需要青训体系。”我摸出U盘,那金属的质感在手中凉凉的。
“这是训练大纲,包括面板数据的基础应用——但核心算法不在里面。”
张伟没接U盘,反而笑了:“顾先生,我投过三支LPL战队,见过二十种训练体系。但能让韩东这种钻石分段的新人,三个月打上大师的——”他指节敲了敲桌面,那清脆的敲击声仿佛在强调着什么。
“只有你们。”
苏砚突然插话:“您想要什么?”
“成绩。”张伟推来一份合同,那合同在桌上摊开,纸张的白色在灯光下显得有些刺眼。
“我出三千万建训练基地,配备顶级设备;青训生工资翻三倍;但——”他眼神突然锐利起来,“下赛季必须进LPL,两年内进S赛。”
我捏着合同角,三千万够买半套LPL的训练设备,够让韩东他们不用再吃泡面加蛋,那数字仿佛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但苏砚的手在桌下碰了碰我——她指甲盖有点凉,是紧张时的习惯。
“附加条件?”我问。
“没有。”张伟靠回椅背,“或者说,有一个——”他突然笑了,“让我看看,你们这套‘面板系统’,能不能把野路子变成世界冠军。”
离开咖啡厅时,苏砚的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敲出脆响,那声音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
她把合同照片发给陈浩,手指在屏幕上划得飞快,屏幕发出的光映在她的脸上,让她的表情显得有些严肃。
“查张伟近五年的私人投资,特别是和假赛有关的。”
“老周说他干净。”我把合同塞进包里,那包的布料与合同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
“但……”
“但资本没有干净的。”苏砚突然停住,转身时发梢扫过我下巴,那发丝的触感痒痒的。
“陈浩说半小时后给消息。走。”
当我们回到基地时,发现基地周围的树木似乎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与离开时相比,多了几分灵动。
基地铁门“吱呀”一声开了,那声音带着一种岁月的沧桑。
韩东正蹲在门口啃包子,见我们回来,嘴还鼓着就喊:“昭哥!老陈说训练馆的空调到了!”
我摸了摸他头顶,他的头发有些粗糙,那触感让我感到一种亲切。
这小子上个月还在网吧当代练,现在能把机械键盘敲出火星。
苏砚的手机在响,是陈浩的来电。
“接吧。”我说。
苏砚按下接听键。
风掀起她的衣角,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卫衣——那是她当战术分析师时,战队发的队服,那衣角在风中飘动,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陈浩?”她声音很轻,“查张伟的事……嗯,现在说。”
我盯着她的表情。
她睫毛颤了颤,镜片后的眼睛突然眯起来,那细微的表情变化让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韩东还在喊:“昭哥你看!老周买了新的战术白板!”
我没应声。
苏砚挂了电话,把手机塞进我手里。
屏幕上是陈浩刚发的消息:“张伟三年前投过一支战队,后来那队……”
后面的字被省略号截断。
“回训练室。”苏砚转身往屋里走,马尾辫在脑后晃了晃,那马尾辫的摆动带着一种坚定。
我跟在她身后。
铁门在身后关上,发出“哐当”一声,那声音仿佛把外面的喧嚣都隔绝在了外面。
韩东的声音被挡在外面,只剩苏砚的脚步声,一下一下,敲在我心上。
(http://www.aixiasw.com/book/dgdfde-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ixiasw.com